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视野或国际化,原本是包括历史学的现代学术与生俱来的属性。从事历史学研究,不仅要“通古今之变”,也必须“览中外之情”。只是由于明清“闭关锁国”陋俗及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运动等因素,才使我们对国外研究及理论方法所知无多,才使中国古代史等学问一度带有了不该有的半封闭性。

  • 标签: 中国话语 历史学研究 会通 中国古代史 国际视野 现代学术
  • 简介:胡正荣、李继东在2014年11月17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当前,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空前提高,世界权力结构也在调整变化,国际话语权正在重新分配,新的信息传播格局和秩序正在形成,多极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一种潮流和共识。快速发展的中国需要精细塑造、培育和争取中国权。首先,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对外传播资源,凝聚中国核心价值。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面,更有权威地对中国权建设进行总体设计、优化资源、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监督落实,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更为关键的是,要做好中国核心价值的顶层设计,超越传统和现代价值,实现多价值内容凝练,完善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形成熔铸社会共识的中国核心价值。其次,主动设置国际议题,诠释自己,解读世界。

  • 标签: 中国特色 话语权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 《光明日报》 顶层设计
  • 简介:摘要:全球对话日益丰富的当下,国与国之间的互融共生、交往依存已成不可扭转的常态化趋势。大国博弈的手段从经济发展竞争延伸到主导世界话语的竞争,拥有国际话语权意味着拥有引领世界关注的主动权。面对“西强我弱”的世界政治格局、话语格局以及长期被西方形塑的中国既有的刻板形象,中国权的争夺和重塑中国形象被再次重申其重要性。如何从容地融入世界主流价值体系,将中国思想转化为能被世界理解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今国际视野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本文拟从文化维度理论视角阐述中国文化与中国表达的特征。文化维度是从各个角度阐释价值观念的理论,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稳固并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因此它为我们提供了阐述文化中的话语表达的视角。本文认为,过去导向、长期取向、权力差距大、高语境、集体主义、特殊主义、先赋导向、男性主义、弥散型交往和积极面子等十个文化维度很好地阐释了中国表达的"所以然"。

  • 标签: 文化维度 汉语表达 中国文化
  • 简介:中国的关键是“中国”,强调的是话语及其理论支撑的民族性、特殊性。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打造中国的总体要求。中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经验启示;中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讲清楚中国道路的“中国特色”为根本任务,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道理;中国应当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作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要把世界最关注的中国问题说清楚,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提出主张,强化议题设置能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改变长期以来“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

  • 标签: 中国话语 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
  • 简介:中国发展行至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蜕变”跨越的关口,加强中国体系建设,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既是改善我国自身国际舆论环境的需要,也是扭转全球传播失衡状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畅通人间正道、让真理发出声音、让公正发出呐喊的国际责任所在。如何解决我国在国际舆论中“声音比较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是当今中国走向世界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 标签: 习近平 话语体系 思想 话语权 文化软实力
  • 简介: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世界的进步与繁荣,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梦与世界梦作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景,关乎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和人类的前途命运。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言说方式,传达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自信,讲述了中国故事。中国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相通提供了支点,中国推动中国理念走向世界,中国促进中国自信感染世界,中国汇集中国故事激励世界。

  • 标签: 中国话语 中国梦 世界梦 中国理念 中国自信
  • 简介:1998年习近平同志撰文指出“高度资本化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继而详细阐述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再认识。这一观点的理论贡献在于: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过程中,用“中国”解释“中国成就”并体现“中国特色”,批判当前中国的发展成就是在“西方话语”指导下取得的错误认识;深入澄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继承经典马克思理论对西方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性,驳斥市场经济“中性论”等错误观点;最终,基于近30年的发展实践,总结“中国”为系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的理论贡献。

  • 标签: 资本 市场经济 中国话语
  • 简介: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然而,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却是不相称的,更多地表现出了搬用西方现成的思想和理论的状况,长期看来,这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害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是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没有过的。具体地说,中国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背景下从事工业化的社会建构工程,一切既有的思想和理论都不足以支持这项伟大工程,它要求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承担起建构中国的任务。如果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从全球化、后工业化的现实出发去致力于理论探索,则其所建立起来的中国也是具有世界性的,将会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为人类做出的一项贡献。

  • 标签: 社会科学研究 中国话语 全球化、后工业化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表达并非先天生成,而是在世情之需、国情之需与民情之需的倒逼中生成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表达具有以理服之、以利促之、以情感之的特殊功能。新时代,夯实与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表达可以从提高理论自觉、增强中国经济实力、凝聚文化共识与提炼日常生活话语四个方面具体展开。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话语 表达
  • 简介:6月6—7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光明日报社和武汉大学共同主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及湖北省内高校等全国社科理论界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珞珈山,围绕“中国实践与中国”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 标签: 中国话语 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共中央编译局
  • 简介:统一战线内含于中国方案之中,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统一战线与中国权建设高度关联。西方的话语霸权和话语攻击集中指向统一战线的重要领域,涉及民主形式话语权、政党制度话语权、民族宗教话语权、经济制度话语权、国家结构话语权、国际关系话语权等。统一战线是中国权建设的重要场域,处在话语权争夺的第一线。统一战线是争取中国权的重要源泉,是增强中国自信的重要条件,是中国权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一些受到广泛认可、富于生命力的观点、思维及范畴,能够为我国争取话语权提供重要理念、重要资源、重要保证、重要条件。统一战线服务中国权建设,要推进统一战线领域的话语“供给侧改革”。

  • 标签: 统一战线 中国话语 中国方案 话语权
  • 简介:摘要格拉姆?阿利森把新时期中美大国关系的变化状况描述为“修昔底德陷阱”,虽然成为西方国家对中美关系的习惯性认识甚至共识,但对它的质疑之声也是在西方首先发出的,并对跨越途径进行了探讨。中国学界这方面的研究,始于对西方“修昔底德陷阱”话语和思维的反驳,盛于习近平访美期间重提“修昔底德陷阱”,深化于打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话语体系。其途径是放弃“修昔底德陷阱”思维,准确把握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内涵,深化研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打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话语体系。

  • 标签: &ldquo 修昔底德陷阱&rdquo 中国与美国 新型大国关系 话语体系
  • 简介:话语权是一种具有规范意义的话语体系。"四个全面"是对中国体系的科学规范,是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话语体系,是中国经验的全面总结,是中国战略、中国愿景话语体系的顶层设计,是一种对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战略愿景具有规范意义的话语体系。以"四个全面"来规范中国话语体系,才能提升中国的影响力。这就要求以"四个全面"来规范中国道路、制度和理论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道路、制度和理论话语的影响力。

  • 标签: “四个全面” 中国话语 影响力
  • 简介:<正>循证矫正是发达国家最新流行并经实证认为有效的囚犯矫正模式。其基本寓意在于,通过证据的矫正措施(循证矫正),有效减少囚犯重新违法犯罪的概率。一般认为,该模式兴起的时间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功应用该模式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瑞典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循证矫正被认为是替代新惩罚主义模式的新一代矫正模式,该模式形成的理论标志是马里兰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预防犯罪:哪些管用、哪些不管用,哪些有希望?》。近年来,循证矫正已开始在中国"着陆"。以域外理论为参考坐标,以国内矫正实践、理论创新为干系的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推动循证矫正这一已在发

  • 标签: 矫正模式 监狱学 预防犯罪 中国话语 参考坐标 教育矫治
  • 简介:教育学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之所以不高,与四类世纪性瓶颈问题相关:一是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二是如何认识与国际"接轨",三是我们可以对国际学术界"贡献"什么,四是中国贡献如何获得国际"认同'它们构成教育学中国建构过程中的"关系之难""接轨之难""贡献之难"和"认同之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拟定教育学中国体系的全球发展与传播战略,最终推动教育学中国赢得国际认同,成为世界性话语,成为国际教育学理论与思想的发动机之一。

  • 标签: 教育学 中国话语 国际认同
  • 简介:中国内蕴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将中国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恰逢其时且大有作为。体现中华民族特质的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历史故事和特色理论体系等中国为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提供了厚重的理论基石和丰富的思想资源。时代定位与思想资源共同为中国优化思想课教学内容指明了路径与期望:实现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创新话语文本与话语载体的结合形式,注重“话语中国”与“话语世界”的良性互动。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内容 中国话语 文化自信
  • 简介:当代中国体系构建研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时代课题,也是一项跨学科的时代课题。为了推进和深化该课题研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干2016年11月27日在武汉蓝天花园酒店举办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符号学理论与当代中国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话语体系 符号学理论 学术研讨会 当代中国 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