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信心铭》创作于6世纪后期,最迟不过7世纪初。其时佛教经过数百年的传入和弘化,已在华夏大地全面铺开。一方面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佛教内部的各种思想流派也因机摄化,互撷精义,渐渐跳出印度传统思想的局囿,转入了一个新的建设性时代,至唐代臻于大成。观察早期禅宗思想的流变,《信心铭》则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的时代色彩。它既摄般若(三论)思想,又受到南方玄学的一定影响,文约作简,却牵涉甚广。

  • 标签: 如来藏 自性清净 达摩禅 魏晋南北朝 《景德传灯录》 印顺法师
  • 简介:赵逵夫在2007年第4期《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论老子重生思想的源流与道教思想的孕育》。作者认为,《老子》一书中的重生思想上承容成子,而下开杨朱、秦失、南郭子綦一派。据考杨朱、秦失等本是秦人。春秋战国之时中原一带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秦地相对稳定,故一些避世之士向秦地流徙。这当中也反映出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旧贵族对西周时代相对安定社会的憧憬。《汉书·地理志》中对秦地的评说,着实反映了秦汉以前人的普遍看法。

  • 标签: 《老子》 道教思想 源流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春秋战国
  • 简介:出世间是佛教的终极追求,它不是指离开人生社会躲入深山古寺的空间意义,而是透彻地把握世间的实际性质,去除杂染增长清净而至于圆满境地,即世间本身而获得出世间的意义,其具体过程即进入、改革、进善、发达、觉悟人生社会的过程。

  • 标签: 世间 因缘 出世 入世
  • 简介:本文概述了"神学思想建设"自1998年发起至今十余年以来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神学思想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对中国教会的积极作用,并对神学思想建设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 标签: 神学思想建设
  • 简介:僧肇佛学主观上承绪罗什般若学的思辨传统,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展开对世界“真实”的追索以及人生“意义”的探求。在对中观“三论”的阐释中,僧肇力图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反映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的本来面貌。但是,由于受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他并没有坚持罗什之学的批判原则,逐步放弃龙树中观系统的“破斥”精神,转而对《维摩诘经》“不二法门”盎然兴趣。在“不二”思维原则的指导下,僧肇佛学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因素,致使他所阐述的般若学精神难以纯粹。因般若之性空思想难以落实,故僧肇提倡以涅榘至极之果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为《肇论》的宗旨。

  • 标签: 僧肇 思想述评 《维摩诘经》 思辨传统 学术研究 “意义”
  • 简介:道教素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其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明确提出孝的重要性:“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并且认为孝与寿并为天下最急迫的事情。“天地与圣明所务,当推行而大得者,寿孝为急。”众所周知,追求长生久视是道教最鲜明的特色和最重要的事情,将孝寿并言,可见道教对孝的重视程度。

  • 标签: 孝道思想 道教 《太平经》 天地
  • 简介:《阴符经》思想浅析曾召南《阴符经》是一部在历史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道教著作;但其思想主旨是什么?却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它是一部有较多道家色彩的哲理书,其主旨是以老庄的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为基点,着重阐发天道(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

  • 标签: 《阴符经》 自然规律 自然之道 客观规律 主观能动作用 黄帝阴符经
  • 简介:张宇初(1359-1410),字子璇,别号耆山,江西贵溪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第43代传人,也是明代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他是明以后最杰出的道门领袖.他道学造诣高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道教学者.做了大量的道教文献整理和撰写道教经书的工作。他承传老庄。穷究天人。对道教正一教教义做了系统总结;他著书立说,博采众家之术,编藏修志。促进了道教文化的建设;他加强教内规戒,

  • 标签: 张宇初 学习思想 道教经书 文献整理 著书立说 道教文化
  • 简介:神秀北宗的禅法思想在禅宗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禅法与慧能禅法有一定的内在相通之处,但他坚持主张染净各别的二元论,因而无论是在心性本体论、修行方法还是终极境界论上都与慧能南宗彻底地坚持性空不二的般苦直现不同,从而表现出宗教理性主义的色彩。神秀与慧能是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类型,神秀禅法对后世仍有一定的的影响。

  • 标签: 本觉冷心 观心看净 净念顿超
  • 简介:本书全方位地综合研究唐代佛教思想家圭峰宗密的哲学思想,即依十种史料对宗密的事迹、著述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史学的观点叙述宗密所处中唐时代的思想背景及其与士大夫交往的情况;以翔实的学术资料阐述宗密哲学思想中“三教会通”和“教禅一致”两大组成部分;

  • 标签: 宗密 哲学思想 思想背景 三教会通 学术资料 思想家
  • 简介:学术界一般的看法,认为道教、道家是两回事。确实,老庄之学中没有神仙世界,没有长生不死之道。大约是我国第一部道教史的作者傅勤家先生在《中国道教史》(1937年)中说:“盖道家之言,足以清心寡欲,有益修养。”“道教独欲长生不老,变化飞升。”就持这种观点。从现代学术眼光来看,道家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是哲学派别;道教有信仰教义,通神仪轨,是宗教派别。

  • 标签: 道家思想 异同 1937年 神仙世界 长生不死 学术眼光
  • 简介:心性思想是印度佛教最具特点的学说之一。作者认为,原始佛教有“心识说”,没有鲜明的心性论思想;部派佛教有“心相说”和“心性说”二部分内容,各部派讨论的重点在心的本性是否染净,由此推出心性本净和性本不净的二种不同判断;大来佛教将部派佛教的“心性说”发展为“如来藏——佛性”说,以后又与阿赖耶识相调合。由此可知,印度佛教心性思想是因人的解脱要求而产生的,其主流是心性清净说

  • 标签: 如来藏 《大正藏》 阿赖耶识 部派佛教 印度大乘佛教 印度佛教
  • 简介:当今世界,全人类都希望和平。“和平”一词是从英语的peace转化而来的,印度则称为Santi,汉译佛典一般译成“寂静”,即安静的意思。英语的peace来源于拉丁语的pax或pacm。据英语文献,当会场嘈杂时,我们一般习惯说“请安静”,而英语则是“peace”。显然,它也是安静的意思,符合印度语言的Santi。

  • 标签: 和平思想 英语文献 怫教 “和平” 汉译佛典 安静
  • 简介:昙鸾的净土理论是以秽净二土相待的世界观为出发点的.他指出现实世界污秽不净、苦难无边,是秽土;自此向西过十万亿佛刹土,还存在一个阿弥陀佛极乐净土,那里清净安乐、充满了美好和幸福.他极力倡导人们信仰阿弥陀佛,凭借阿弥陀佛的愿力,称念其名,往生西方净土,这是易行道;以其他任何方法修行都是难行道,不可能疾速成佛.

  • 标签: 昙鸾 净土 思想
  • 简介: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无著的唯识思想。分析了无著关于阿赖耶识、意的各种论述,认为无著把意分解成意根和染污意二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时表现出了偏重染污意的特点;指出《瑜伽师地论》的<摄抉择分>的内容至少在无著写作《显扬圣教论》时就已形成,并直接影响了该论;探讨了无著的五位百法思想与说一切有部五位七十五法和《瑜伽师地论》有关思想的区别和联系;指出无著用十一种识概括一切世俗事物,提出了一切唯识的三条理由和获得唯识观的四智,他的三性认识论与般若、华严思想有一定的关联;认为无著在六转依的名义下,提出了转八识成四智的转依思想

  • 标签: 阿赖耶识 《大正藏》 说一切有部 染污 唯识无境 三自性
  • 简介:善导是我国唐代的著名僧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善导的净土思想由他力本愿说、往生论、念佛论三部分组成。他为本愿说是善导净土宗的理论基础,往生论是阐述净土信仰的对象和目的,念佛论则是沟通二者的中介和手段,也是净土宗理论的核心部分。

  • 标签: 善导 净土 他力 自力 往生
  • 简介:日本佛教据说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由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日本推古天皇时期,圣德太子(574—622)摄政,笃信佛教,以佛教教义的根本精神即和的精神为基础,制定了十七条宪法,用来治理国家,从此日本人开始尊敬三宝,即信奉了佛教。

  • 标签: 净土思想 《四帖疏》 净土教 往生净土 净土宗 净土真宗
  • 简介: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在艺术上却有着极高的天分。他一生崇信道教,曾多次亲注道经,留下了大量思想丰富、文笔优美的作品。这些作品所反映出来的道教美学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他所提出的以“神”为核心的宗教审美判断、“无心”的审美态度以及“淡而无为”的道教文艺观等,对我们研究道教思想文化以及中国古典美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美学思想 宋徽宗 中国古典美学 审美判断 审美态度 思想文化
  • 简介:净土宗作为佛教宗派的一支,以其简便的修持、究竟的归宿,表达着人类恒久以来对世俗的超越,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统一。在高唱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满足现代人的多种人生需求,普应现代人万殊千差的根机,诸如身体调养,心理调适、智慧开发、人际和睦、事业顺遂,乃至了生脱死的终极关怀等。总之,众生的一切需求悉可在净土宗念佛法门中得到释缓。

  • 标签: 净土思想 流布 隋唐 佛教宗派 现代社会 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