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老黄是某私营机械厂的合同工,1999年1月13日上班期间,由于电压突然升高,车床压模的轮轴突然加速旋转,李先生躲闪不及,右小臂被卷进车床中,他被送入医院急救并且住院两个月,所有的治疗费用共8842元钱全部由老黄自己负担。

  • 标签: 工伤赔偿 无罪 治疗费用 合同工 机械厂 车床
  • 简介:问:2007年3月,徐某应聘到当地某材料厂打工。2008年6月27日,其因违反操作规程,用手清理运行中的对滚障碍物,被机器轧伤左臂,经医院诊断为左手毁损伤并进行了截肢术,材料厂支付了徐某住院期间的医疗费1.49万元。事故由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并订立了《职工伤残补助协议书》,约定:徐某为工伤,材料厂除已支付的医疗费外,再一次性给予徐某伤残补助费、就业补偿费、照顾费用和今后的医药费总计4.2万元,协议为一次性伤残补助的终结协议,材料厂今后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协议签订后不久,材料厂按约备齐补偿款,但徐某反悔,不愿签收。徐某认为,协议一次性赔偿4.2万元,数额偏低,遂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上述协议。请问,该协议能撤销吗?

  • 标签: 工伤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人民调解委员会 伤残补助费 一次性赔偿 伤者
  • 简介:一、案情2009年3月许某到绍兴县某纺织公司上班,从事机修工作,月工资3500元,2009年5月,许某在维修机器时发生工伤,致使右手臂整个毁损。2009年7月,许某被认定为工伤,2009年9月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许某伤残等级为三级伤残,护理等级为C级,可以安装假肢。

  • 标签: 工伤保险 赔偿责任 2009年 鉴定委员会 伤残等级 劳动能力
  • 简介:某工贸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载明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钢带、钢管、金属材料、电器产品。2003年3月该公司因生产需要临时改建行车轨道,随后与自然人王某签订书面合同将该工程除土项目季包给王某.工程造价仅1万余元。王某便组织刘某等10位民工进行施工,并由王某对工人进行管理和支付报酬。刘某受王某的聘用参加了除土工作.2003年4月刘某在施工中不慎受伤,造成右手桡骨骨折。

  • 标签: 工伤赔偿责任 工程造价 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 金属材料
  • 简介:用人单位仍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工伤职工工伤待遇,工伤职工能否依据《解释》的规定向用人单位请求工伤精神损害赔偿,工伤职工可以依据《解释》的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 标签: 工伤精神 损害赔偿思考 精神损害赔偿
  • 简介:<正>工伤保险赔偿是一种社会保障,是以社会连带和社会风险为基本理念。是国家通过社会统筹的方式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带有公益的性质,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工伤保险的相关法律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是社会保险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工伤保险赔偿 民事损害赔偿 用人单位 事故伤害 社会连带 工伤预防
  • 简介:工伤损害救济问题备受各国关注,如何设计合理的制度,充分对劳动者实施救济也成为法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我国工伤问题非常严重,对社会、国家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如何有效地对劳动者遭受的工伤损害予以救济和预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外国工伤救济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伤损害救济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如何完善提出自己的认识。

  • 标签: 工伤损害赔偿 民事侵权赔偿 工伤保险
  • 简介:工伤保险制度由近代侵权行为法规范逐渐演变为现代社会保险之主要内容,并形成多种损害填补制度并存的局面。选择何种损害补偿模式涉及劳动者、用人单位、社会多方主体的利益平衡。从社会本位出发,文章提出了工伤优先,其他民事损害赔偿为补充的补偿模式,在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基础上,兼顾社会公平。

  • 标签: 工伤 赔偿 补偿
  • 简介:摘要: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成为主流,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民工普遍文化偏低,法律意识不强,而且主要从事建筑、流通等危险程度较高的工作,加之用人方规避用人风险,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农民工遭受工伤事故后,用人方千方百计推脱责任,此外农民工又面临法律程序繁琐等问题,农民工工伤的处理通常要两年及以上,农民工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农民工权益如得不到妥善处理,将危及社会稳定,多方努力化解农民工维权困境,修改法律法规简化程序是极其重要的步骤。

  • 标签: 农民工工伤     工伤处理程序    简化程序   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 简介:在第三人侵权的情形下,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职工的工伤保险给付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的处理缺乏明确、细致的规定,给司法理论和实践带来了许多争议。通过对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的梳理可发现,两种制度的分别适用会导致工伤赔偿交错重叠。各国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替代模式、兼容模式、选择模式与补充模式的因应策略,这为我国优化工伤赔偿制度提供了有用的知识资源。基于减轻企业压力和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职工工伤赔偿应实行'有限制的双重赔偿'模式。

  •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保险 侵权损害 有限制的双重赔偿
  • 简介:现代社会中工伤损害填补机制由一无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形成多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如何合理地填补工伤所带来的损害,尤其是如何确定工伤民事赔偿工伤保险的适用关系,意义重大。在我国,采用“补充”模式不失为合理的选择,即由工伤保险提供主要的赔偿来源,同时保留受害职工获得民事赔偿的权利,将民事侵权赔偿作为补充来源,井以工伤职工所受的实际损害为最高限额,从而实现填补工伤职工全部损害的目的。

  • 标签: 工伤保险 民事赔偿 实际损害 最高赔偿限额 职工 中国
  • 简介:以"杨文伟诉宝二十冶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为例,分析如何处理工伤赔偿与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问题,进而探讨重复模式的适用。重复模式的采取不能变成受害人取得意外收益的契机,为克服重复模式的缺点,让工伤保险、民事赔偿各司其职,需要对重复模式进行修正,引入代位求偿制度,将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区分开来,使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 标签: 工伤 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代位求偿权
  • 简介: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的工伤事故,受害的劳动者只能主张工伤保险待遇,而对于第三人的原因导致的工伤事故,受害的劳动者既能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又能向第三人主张民事赔偿。这种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衔接模式不能体现平等对待每一位劳动者。我国新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规定的先行支付及追偿权为协调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衔接提供了借鉴。在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衔接上,采用"补充模式"可以避免受工伤事故伤害的劳动者获得额外的利益,同时应全面规定工伤保险的先行支付义务及对工伤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员的追偿权,这样可以使相关责任人员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使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能获得标准统一的赔偿或补偿。

  • 标签: 工伤 工伤保险 民事赔偿 衔接
  • 简介: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当工伤保险与侵权赔偿发生竞合时,受害人是否可以兼得,在审判实践中目前存在争议.拟对相关法律规定和不同观点作一分析,以期立法的完善.

  • 标签: 工伤保险 待遇 侵权赔偿 竞合
  • 简介:农民工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劳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仍难以被完全纳入《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者”范围。农民工工伤索赔时除面临“劳动者”身份界定、劳动关系认定障碍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定的冲突与分歧也使其在索赔时面临适用法律选择的困境,而工伤赔偿程序中劳动仲裁、行政、民事诉讼交叉问题更加剧了农民工工伤索赔的难度。因此,立法应明确把农民工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摈弃非法用工单位概念,同时改革现行工伤索偿模式,赋予法院直接认定工伤的权力,以解决农民工工伤索赔难题。

  • 标签: 农民工 非法用工单位 劳动关系 工伤认定 法律适用
  • 简介:摘要:“内卷”时代已经到来,劳动者被动的通过承担过量工作、加班完成更多工作任务向用人单位证明自身经济价值。社会上“过劳死”的现象频发,但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于这一现象的规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到底以何种方式救济“过劳死”后的损害赔偿,在明晰“过劳死”相关概念以及法律属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侵权责任模式下、工伤模式下“过劳死”损害赔偿制度的论证与比较选择更符合我国的制度模式。

  • 标签: 过劳死  工伤保险  侵权责任  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