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3
/ 2

"此论文受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教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Y201217"

摘要: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各个教学因素的一种行为模式,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否合适很大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效果。本文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外部资源等方面在工科专业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教师;学生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组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效果的行为模式。我FPGA安全芯片的设计,西苑出版社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学习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简单和刻板。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缺乏变通,教学过程过分程式化,只注重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思维、技能和个性的发展;教师急于和盘托出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引导;注重教学结果的标准化,忽视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师对于课程的掌控欲望过强,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价值。这些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缺乏活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电路分析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上进行了如下的实践和探索。

一、对国内外的各种教学模式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分类,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模式

从理论流派上看,国际上较为有影响的教学模式有:美国学者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前苏联学者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美国学者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德国学者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

从实践角度看,美国学者理查德。阿兰兹将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两大类型,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包括讲授模式、直接教学模式、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和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合作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课堂讨论模式)。

电路分析课程是第一门电类专业技术的基础课,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背景,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模式要恰当地综合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活力。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采用重现科学发现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符合认知心理的过程。

以往教师在进行概念或原理阐述时,经常采用直接教学模式,即先给概念下定义,然后举例子。往往尽管教师有着优雅的仪表、悦耳洪亮的嗓音、热情的目光,可是学生在课后做作业时,对相关的问题自己仍是束手无策。

所以,我们在每个新的电路概念或方法的讲授前重现这些概念的发现过程,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从而清晰地知晓此概念或分析方法的应用背景。所谓" 重现科学发现"教学法是指通过模拟科技史上的科学发现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教学方法。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 在讲授某些重要概念和公式时, 首先把已知条件提供给学生, 把科学家当年发现概念、原理和公式时的历史背景, 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实验技术水平以及当时科学发现的机遇提供给学生, 也就是说要再现其当年科学发现的环境。第二, 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 独立思考出未知的结论如果独立思考有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第三, 教师将其科学发现过程的步骤、思维方法和科学结论介绍给学生。

比如在电路分析课讲授戴维南定理时,我们就没有平铺直叙去阐述定理,而是从分析上节课的例题和上次的习题出发,总结含源单口网络等效电路的规律,再利用模型启发学生利用前面的分析方法定性地分析出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参数实质上就是原来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最终让学生总结出戴维南定理的内容。这样,学生对戴维南定理也就不那么神秘了,它只是用来求含源单口网络等效电路的一个方法而已,只不过利用定理可以直接求出最终最简等效电路的两个参数而已。当然,教师再启发学生过程中要像推理片里分析案情那样,讲授逻辑清晰、提纲挈领且丝丝入扣,使得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发现与创造新知识的乐趣。

三、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

采用" 问题"教学法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就是要在教学中尽量设置问题, 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知识和能力发生有机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都应存在问题, 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 而且还是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

当然,这种" 问题"教学法和传统的课堂提问是有区别的。传统的课堂提问, 目的是让学生接受已有的知识结论。而问题教学法是让学生不局限于已有的知识, 而是在对同一个问题回答时, 尽可能求异, 从多方面推测、假设。教师采用启发和引导时,不仅设计问题,而且注意观摩研究学生的心理和情绪,随时控制课堂的节奏和速度,采取互问互答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表现自己能力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自然就不会出现了。

电路分析课程理论性较强,为了吸引学生的研究兴趣,在介绍某些概念或定理前我先通过实际的电路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如,在介绍电容元件的外部特性前,我启发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电子设备的现象,如稳压电源指示灯断电后延迟灭、电梯的按钮、触摸屏类电子产品、收音机的调频旋钮,日光灯电路、照相机的闪光灯电路、音响的电路等都体现了电容的作用。此时,教师于是提出:为什么电容元件会引起电子设备这种不同的功能呢?学生顿时来了兴趣,有了进一步了解电容特性的激情。这时,教师再从理论上分析就不会很枯燥,同时,学生自己就会运用电容电路的外部特性来解释前面的这些现象了。

再比如,我们在介绍谐振电路前,我们当场调节一台收音机的调频旋钮的来引出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很快就有同学提出问题了:为什么我们在调解调频旋钮到FM97.4MHZ时,我们可以清晰地收到北京音乐台的节目,而在97.4MHZ前或后我们不能清楚听见音乐台的信号呢?我马上用Multisim软件画出一个收音机接收电路的模型,告诉学生要想得到答案,可以从分析这个模型的阻抗入手……,一环一环启发学生得出谐振的概念、参数及谐振时电路电压、电流的特点,进一步让学生运用前面的知识自己解决最初的问题。

当然,运用"问题"教学法时要注意让学生都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与自由度。回答问题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论;不明白的,允许发问等等,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灵感被撩起,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导入课堂外部的相关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除了利用课堂内的全部要素,还要导入课堂外部的相关资源,使得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给学生以激励。

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的进一步深入,有些学生有机会参加了电子设计竞赛、自主科研立项、或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在课堂上适时的将学生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给学生以强烈地感官和身心激励,鼓励学生探索,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学风也起到了导向作用。

五、改进理论课考试方式,使教学模式的创新得到认可和巩固

为了配合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考试形式和试题类型上也进行了些改革。由以往的闭卷变成了半开卷,即学生可以带一张A4大小的纸进考场,让学生把对本门课的学习重点放在对定理、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上,而不必在背公式上下太多功夫,因为实际的工作中公式不知道可以查书、查手册,而不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则寸步难行。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的尝试各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知道我在学什么?有什么用?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来寻找解决办法。这样,课堂的活力才会保持。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第六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钟启泉,汪霞。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170

作者简介:

靳济方(1972-),女,辽宁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路的安全设计。代表性论文、著作:

o基于FPGA技术的GF(2m)域乘法器的研究和设计,第一作者,电信科学,2004:9

o主编《Visual C++小波变换技术与工程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o参编《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市精品教材项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o参编《虚拟电子实验室——Multisim,Ultiboard7》,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o如何发挥电路分析电类入门课的作用,第一作者,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5

o Resistance DPA of RSA on Smartcard,第一作者,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 Information Assurance and Security(IAS-2009)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9,EI检索

李秀莹(1975-)。女,黑龙江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实验室主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