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数学作业的设计

万晓辉

山东淄博市马桥实验小学万晓辉

作业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少教师在备课中忽略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便成了空中楼阁。

一、把握数学作业的量,指导学生科学地完成作业,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教育家卡罗尔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越少,学习达成度则越高。学生在完成课内学习后,课外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越少,学习达成度就越高。但是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数学作业量少,学习时间少,效率就高,而必须考虑学习的有效性,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的量。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首先要分析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其次,数学作业要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提高作业效率。另外,要引导学生通过尝试回忆复习,归纳、整理知识点,理清思路,再开始做作业,完成以后,自我检查,提高准确率。

二、提升数学作业的质,以学生发展为本

1.设计弹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有机设置弹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或选择一组有层次的课外作业习题,让学生任选其中几道解答。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6道以上。

76×68+76×32

57×39+43×39

201×73

25×401

327×99+327

58×102-58×2

125×88

97×101

这样的作业,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又体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2)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常用的作业形式:(1)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一定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2)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3)自批作业。学生将某次作业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批改作业。

2.设计应用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视作业为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教师对作业的选材、内容、形式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紧扣时代步伐,加强应用练习,促使独立思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像上面让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变做题为编题,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3.设计研究作业,让学生求异创新

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仅体现在解题本身,学生主动的调查、发现、实践、小课题研究等研究性作业,也应逐步成为一种基本模式,让学生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想、合作交流、积极思考中求异与创新。

作业设计应当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体现多种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增强探索性,注重思考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如:张师傅家有一张长6.28分米、宽4分米的白铁皮,他想用它做一个高4分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于是,他想到店里去配个底。可店里不能直接配到圆形的白铁皮,必须按需要剪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再加工成圆形。请你帮张师傅想个办法,至少要剪一块多大的白铁皮就可以配成水桶的底。算一算,做成的这个水桶一次可盛水多少千克(1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如:教师布置与师生共同布置相结合、书面练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课本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知识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相结合等,进而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