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专业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对高中专业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余曼娅

余曼娅

(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针对高中专业班同学语文学习态度不积极,兴趣不高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际,先分析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几种表现,再探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专业班语文教学思考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近几年,我连续担任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班的语文课,更意识到对于专业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文化课基础较差,其它科目的学习难度较大,语文就在他们的高考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懒散,语文学习的热情很低,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专业班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类型

1.冷漠型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凭借原先的基础足以应付高考。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在高考中语文很难拉开差距,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型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对不明白的问题也不会去穷根究底,甚至也不去问老师,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焦虑型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二、原因分析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就是要重视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是个例子”,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专业班的学生平时既要学习文化课,又要进行专业训练,时间很紧,再加上语文学习不会很快地看出成效来,所以很多同学不愿意吃力不讨好地去学语文,认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就是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解决办法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我曾在学生中布置过很多的课外小作业,春节期间让他们每人收集三十副春联,并自己挑选出最好的三幅;元宵节时,让同学们举行猜灯谜活动,并让他们自己学着制作谜语;日常生活中注意去发现生活中的错别字,报纸上又有哪些成语是用错的……这样,学生就明白,语文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考试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样,就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我结合自己朗诵水平较高的优势,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学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结合音乐班学生的特点,让同学们一起唱《小芳》:“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可以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诗歌学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