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知之习而后作——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途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学而知之习而后作——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途径探究

张俊田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中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现在还有相当数量的初中生的写作水平还很低下,不少学生还写不出语句通顺、内容充实、主题鲜明、构思精巧的文章,更谈不上有文采、有个性、有创意。为什么一个初中生,从小学到初中上了那么多语文课,读了那么多经典文章,却写不出“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文章来呢?笔者认为,其实是学生平时写得太少,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还不够。

在日常教学的写作训练中,模仿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手段,现行的语文教材的许多练习中都设计了仿写习题,这咱常规性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写作模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指导学生模仿句式。

可以列举古人模仿成功的例子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模仿庾信的“落花与盖芝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模仿李白的“海风吹不断,江月照空还”。

在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时要强调,一定要先看清例句的句式结构特点,然后才能进行模仿练习,这样,所模仿的句子也才符合要求。如,要求学生根据下面两个例句的写法再仿写一个句子:

“当你生病在床无法上学,同学们送来了鲜花和问候,你也许会感到欣慰。

——因为感受友情是一种快乐!

当你为希望小学捐了几元钱,为灾区的学生捐出几本书,你也许会感到充实。

——因为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

学生弄清了其句式结构特点后,模仿起来并不难,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合符要求的句子来,也有不少精彩的句子:

“当你身处异乡孤立无助,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也许会感到温暖。

——因为摆脱困境是一种快乐!”

其次,指导学生模仿格式。

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就曾模仿崔灏的《黄鹤楼》诗,写成了著名的讽刺诗:“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暮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也有现代人模仿刘禹锡的《陋室铭》,写了一首《教师铭》:“薪不在高,渊博则名;诲不在多,真诚则灵。栖斯陋室,安于清贫。耕耘苦为乐,授业解惑勤。谈笑有学生,往来无闲人。可以巧指点,细品文。无尘嚣之乱耳,无铜臭之熏心。山乡一赤子,讲台一园丁。献青春,何卑之有?”

这种模仿,是从宏观上模仿形式而内容绝不沾边。台湾诗人纪弦的诗歌《一片槐树叶》第一节内容是:“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笔者要求学生以自己所珍藏的某一纪念品为抒写对象,根据这一节仿写诗句。有学生这样写自己的《小手帕》:“这是我心中最精美的一条/最珍贵,最心爱的一条/而又是最使人留恋,最使人感伤的一条/柔柔的,白的,洁净无暇的小手帕。”如果不是模仿,初中生是很难写出如此优美清新的诗句来的。

另外,指导学生模仿内容。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源于《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而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其实是借鉴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这种模仿,就是将他人的作品,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加以“浓缩”、“提炼”,或“发挥”、“改编”,使其成为自己的作品。如,学生学习了乐府诗《十五从军征》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十五从军征》运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全诗仅仅八十个字,写了一个少年从军、暮年还乡的老兵回家后的所见所闻。我们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五百字以上的故事,不少学生写出了比较精彩的文章,如《一个老兵的自述》、《老兵还乡》、《我的军旅生涯》等。

模仿不等于抄袭;一生模仿,是没有出息的;拒绝模仿,也是不可取的。中学生应该先学而后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高唐县尹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