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的时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品德与生活课的时效性

陈学良

陈学良(勐海县勐海镇中心小学云南勐海666201)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主题活动为载体,教学目标通过儿童直接参与各种活动来实现,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如果把握不好活动的“度”,会使活动流于形式,大大降低活动的实效性。那如何使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行之有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收益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把握好“四个度”,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受到教育。

1.注意讨论活动的密度

小组讨论活动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比较常见的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成功的讨论活动,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平等互动的多维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解决重点疑难问题,促使师生在交流、思辩的过程中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扫除认识上的盲点,做出价值上的判断,走出行为上的误区”。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考虑小组讨论活动的实效,只在次数上做文章,让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课上进行分小组讨论活动,甚至一节课安排好几次讨论活动。要知道刚入学的孩子他们还不懂的什么是小组讨论活动,一定要他们小组讨论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有的组成员互相推让,还没确定出谁先说,讨论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有的组有的人在发言,有的在看其他组员,东张西望的,有闲聊的,也有的组发言的热情倒是很高,但可惜的是,大家都在抢着发言,互不相让,谁也不愿意当“听众”,结果还是无法交流;还有的组讨论的秩序良好,但是没听懂或者是忘了老师的要求,使讨论完全偏离了主题…..这样的小组讨论活动能有什么效果呢?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课堂讨论活动产生轻视、应付等消极心理,一旦积弊成习,不但直接影响他们对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今后的社会生活。

2.把握自主活动的精度

品德与生活这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本身所承载的“外显化”的系统知识并不多,而更多的知识是以“内隐化”的形式蕴涵于教材所设计的各种活动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挖掘,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到活动精确的“活动点”,把活动设在与本课学习关键有关、对本课理解有困难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以及需要探求处。有时候必须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来充实和丰富,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但一定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跟教学内容有关和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能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的内容设计活动。例如,教学《春天来了》(一年级下册)一课,在引导孩子们找春天、赞春天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在语文、自然、音乐、美术、劳动等多种学科中去寻找,让学生从多种学科已有的资源中,通过颂、唱、跳、画、剪、贴等形式获取有关春天的知识,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如果活动安排过多的画春天,还在绘画技巧上进行指导,这就不是品德与生活课,而是美术课了。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注意克服那种为了片面追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而忽视了活动的精度,使活动内容既缺乏逻辑联系,又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设置生活实践的坡度

品德与生活最主要的教学特征是,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使教育变成“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做人。挡一节课的活动设计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盲目设置,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设置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拾阶而上;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并从中受到教育。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完成。例如,教学《我为家人添欢乐》(一年级下册)一课,可以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每个人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长辈做一件有益的事情,比如洗菜、盛饭、打洗脸水、洗脚等,使他们初步体验到父母等长辈们的艰辛,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等长辈们对自己的养育和关爱之恩,在为家庭增添乐趣的同时增进他们与家人的血肉情感,提高他们适应生活、参与生活、建设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像这类活动的坡度缓些、难度不大而又非常实在有效的实践活动,学生乐于去做,也能够做到。但如果教师选择不当,设置坡度过高的活动——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家里开展诸如烧菜、做饭、熨衣服等难度比较大、比较累且有危险的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难以承受而不愿意去做,或者是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做而使这种活动难以完成。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以说谎来应付老师的检查,教学得不到家长应有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教师也无法掌握学生活动的真实情况而失去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意义。

4.关注师生活动的角度

每一节课的活动应该注意角度的转换,使其具有新鲜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活动设计时认真琢磨推敲,注意每个活动间的联系与变化。使每个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生共同提高、共同建构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师生关系以全新的内涵。品德与生活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这种理念体现得尤其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活动带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但在认识上不能存在偏差,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甚至完全把“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对立起来,因而导致了教学活动陷入了新的“误区”——过于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敢进行大胆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不敢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教育,使教学由“自主式”变成“自流式”,由“开放式”变成“放羊式”,致使教学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进行,使活动失去了实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有独立尊严、有独立人格和丰富情感的社会人,充分尊重他们的活动热情和兴趣,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一年级下册《夏天,我们注意什么》一课中需要学生了解防中暑的知识,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什么是中暑,或中暑的症状是怎样的,学生说不好,就需要老师的讲解或引导。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意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关注师生活动间的角度,以确保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沿着良性轨道持续健康发展。

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我们在备课时要深入教材,分析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的活动,从而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从活动中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第一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2]《品德与生活》第一、二册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