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起搏电极固定技巧

/ 1

室间隔起搏电极固定技巧

陈宗宁杨松生赵渊杨雪花和清华杨慧芳邱利秋

陈宗宁杨松生赵渊杨雪花和清华杨慧芳邱利秋(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674100)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240-01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永久起搏具有安置电极方法简单、电极尖端易于固定的优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心尖部起搏可引起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双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丧失,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而文献报道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激动顺序更符合生理状态[1]。但间隔部起搏电极稳定性较差,脱位率高,电极定位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探讨简捷、安全、稳定的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定位方法一直是广大临床医生的追求。近2年来,我科采用右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和3度房室传导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简捷,安全,稳定的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定位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期间,从需要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行RVOTS起搏器置入,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5.4±1.4(44~82)岁,基础疾病: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1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类型:病窦综合征21例,高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永久起搏器置入适应证。

1.2设备器材:所有手术在万东1200MA血管造影专用平板机下完成,右室电极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全部心脏起搏器均为美敦力,百多力,圣尤达公司产品。

1.3手术方法:常规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插入起搏导线,在后前位透视下先将心室起搏电极送至RVA(右室心间部)起搏并测试该部位各项起搏参数,记录起搏心电图。然后再调整心室电极送至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点位于肺动脉圆锥下方,在左前斜(LAO)45°和右前斜(RAO)30°位采用头端特殊塑型(改良的Amplatzer导管头形状,见图1)电极引导钢丝调整电极顶端与RVOTS形成垂直关系。并结合起搏心电图证实电极在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时,Ⅱ、Ⅲ、aVF导联的QRS波群均直立,但可根据Ⅰ导联及aVL导联QRS波形态并结合QRSⅠ/QRSaVL比值对游离壁或间隔部进行定位。心室有效起搏后,将电极顶部的螺旋拧入心肌,测定起搏阈值(固定脉宽0.48ms)、阻抗、R波振幅,各项指标要求与RVA电极导线要求相同。参数满意后在持续X线透视下退出引导钢丝,观察电极头端是否发生位移。旋进电极螺旋圈。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起搏参数与RVA均达到了要求并并无统计学差异,且起搏心电图QRS波时限明显变窄(P*<0.001),P*<0.01

我们使用的根据心脏解剖特点设计的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第一弯曲垂直长度3-4cm,第二弯曲直径3~4cm,第一弯曲平面垂直于第二弯曲平面,两弯曲之间垂直距离5cm(图1)。

经过临床运用发现,利用第二弯曲的弧度使起搏电极尖端能够顺利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并且进入右室后获得心室壁的支撑,使与其平面垂直的头端弯曲自然垂直于间隔部,在旋出头端金属螺丝时,适当给以逆时针旋转力,即易达到满意的定位,体现了该方法的简捷性。

本研究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达100%,同时各起搏参数均达到了要求,且起搏QRS波时限较心尖部起搏明显变窄,术中、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和电极脱位。结果证实笔者的定位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安全可靠、成功率高。

参考文献

[1]张英川,李海宴,陈慧敏,等.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0,4:117-119

作者简介:陈宗宁(1973-),男,医学学士,主治医师,现在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