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3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

曹文洪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纪委综合室 山东济宁 272067

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仁”是“礼”的内在根据,“礼”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依礼而行是“仁”的表现,这两方面相辅相成。“仁”是人类社会中人最神圣而美好的特质,“礼”则是人们依礼而遵循的能够和谐相处的适当的方式。习礼才会有敬畏之心,才能一步步靠近“仁”,使二者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思想;仁;礼;辩证统一

在孔子儒家学说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仁”的观念固然是孔子提出并丰富的,但“仁”如何表现?它是深藏于内心的最为神圣而美好的特质,而礼的提倡正是人心的外在体现。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则成仁。关于孔子儒家思想学说的“仁、义、礼、智、信”诸多方面,在众多的观点中,大家一致认同的就是“仁”和“礼”。虽然,对仁和礼的内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有这样那样的观点,可无法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含义的两个概念。

1 孔子倡导的“仁”

“仁”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专题论述“仁”的章句有55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后人概括总结成儒家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仁”也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可见“仁”在孔子心中的分量。那么,儒学的“仁”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先看仁的本意。仁字的笔画自古至今基本没有改变。《说文》:“仁,从人从二。”人,表示站立的人;二,表示复数。不仅是一个人,还要兼及别人。有文字学者进一步解释,这里的二还有代表天、地的意思,即以天性善良、地德敦厚来博爱、包容他人。更有学者把二解作“丄”(甲骨文“上”字),表示提高、升华人的道德。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说明仁的基本含义:亲爱别人。《说文》:“仁,亲也。”《礼记》:“上下相亲谓之仁。”孔子说:“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孔子把“仁”的整体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笔者综合《论语》及其他儒家经典关于仁的论述,将“仁”的含义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

1.1 以“克己”为基础的个人层面

“克己复礼为仁。”当孔子的爱徒颜渊问“仁”时,孔子这样回答。也就是通过克制,超越自己本能欲望,达到言行举止合乎社会制度伦理的要求。自己怎样才能做到仁呢?“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当然要从自身做起。“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首先要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其次,在家恭谨,做事敬业,待人忠诚,这些并不难做到呀。“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心怀仁德就不会做错事了。“刚毅木讷,近仁。”能够做到刚强、坚毅、虚心、谨慎,也就接近于仁了。“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离我们很远吗?只要真心追求仁,仁自然会一步步来到你身边。

1.2 以“孝悌”为基础的家庭层面

“弟子入则孝”,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如果连最基本的父母兄弟亲情也做不到,怎么有可能对别人、对社会做到仁呢?“其为人也孝悌”,家庭作为社会和国家的最基本单位,先从自身做起,然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所以说,孝悌是“仁”之本。

1.3 以“忠恕”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层面

仲弓问仁,孔子答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参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对上述原则的进一步提高和拓展,到了孟子那里更是升华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曾子总结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尽心竭力、尽己之心,恕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忠恕”思想的基础是现要求自己,再推而广之。

1.4 以“舍生取义”为基础的天下层面

孔子所追求的仁,绝不仅限于一己一家,而是心怀天下。“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曾开宗明义地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曾子进一步阐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先贤的诸多论述中,“修齐治平”的宏伟理想始终是一脉相承,“取义成仁”也成为众多有使命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悲壮信仰。“惟其义尽,仁方至焉”,为道义为理想不惧牺牲,敢于杀身以成仁。

2 孔子如何论“礼”

孔子及其后继者关于“礼”的论述很多,仅《论语》中就有74处。古代关于“礼”的专著就有《礼记》、《周礼》和《仪礼》三种,《孔子家语》中有《问礼》、《论礼》、《礼运》三篇,可见儒学对于礼的重视。那么,儒家所推行的“礼”的含义是什么呢?

还是先从源字说起。“礼”字的篆书由“示”和“豊”组成,示的本义是祭祀,豊(音lǐ)是祭祀用的器具,同时表字音。《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就是说“礼”字的本义是祭神祈福。

早在孔子之前,就已有夏、商、周三代之礼,孔子认为由周公制订的周礼比较完善。到了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这里的“复礼”就是指恢复周礼。《左传》:“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可以从政治、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来解读“礼”的内涵。

2.1 “礼”是治国理政之本

《礼记》:“礼者,君之大柄也”,认为礼是治理国家的总抓手。孔子说: “礼,其政之本欤!”明确指出,礼是为政之本。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儒家把礼作为治理国家社会的重要辅助,认为礼的兴废和国家的治理兴废息息相关。提倡用“礼”治来达到国家和平,社会和谐,人民和顺的理想。倡导“礼”,研习“礼”,需内心充满神圣之感,心地纯净、心向光明,有至尊至美的愿望,依从内心“仁”的呼唤,才能实现其宗旨。

2.2 “礼”是稳定社会秩序之策

儒家主张通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礼,以实现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和谐秩序,要求不同的身份要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

在习礼的过程中,能够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古代,礼还有礼法的作用。通过礼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尊卑长幼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认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能够让人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素养,让礼法逐渐深入人心,从懂礼到明礼再到讲礼,社会秩序就会井然有序。这时候,“礼”就不单单是一种形式,而能够成为人们自觉地行为。

2.3 “礼” 是君子品格的体现

孔子自幼“俎豆礼容”,喜欢学习礼仪。进入太庙,每事必问。孔子在教育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他把礼视为立足社会的前提。孔子教给弟子学习的“六艺”,排在首位的就是“礼”。他教导他的弟子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心中有德,行止有礼,就会知耻而归正。相反,则“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即便有了恭敬、谨慎、勇敢、正直的品德,如果不能依礼而行,不仅不能成就君子人格,甚至会走向事情的反面。可见,礼是君子不可或缺的品质。

3 仁和礼密切联系、辩证统一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好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3.1 无“礼”不成“仁”

在现实生活中孔老夫子循循善诱,引导其弟子通过礼制的潜心约束和行为规范,达到在实践中逐步趋向至善的境界。所以可以这样说,离开礼,“不以礼节之,一个人是很难达到“成人”的。至于“仁”的境界,更是无从谈起。孔子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在他看来,一旦失去礼的规范和约束,不仅“成人”无望,而且还会使一些原本可贵的品质走向它们的反面,带来种种弊端,甚至酿成大乱。尤其是“勇”,必须要以礼节制,不然就会为乱为盗。

对于有些鲁莽的子路,孔子多次提醒敲打,就是很好的例证。从孔老夫子对“君子”人格修行的最完美程度来看,子路还是有距离的。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一直关注并经常夸赞颜回“三月不违仁”,从温馨的言传身教中,颜回对“仁”和“礼”的感悟和实践备受夫子夸赞。由此可见,“礼”对孔子“成人”学说或“仁”的境界不可或缺,真正是无“礼”难成人,无“礼”不成“仁”。 

3.2无“仁”德不立

从成就完美人格的角度,“仁”可以说是“德”之质 ,而“礼”则是“德”之文,文质只有相辅相成,才能成就止于至善人格境界。没有“仁心”之礼,那是徒有其表,是花架子而已。

同样,没有“仁”的内在要求,那道德从何谈起?君子只有不断修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及内心,不断向着至善的境界去努力,才能够正己正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修道立德,源动力便是对于“仁”向往与成就。

“仁”是人类社会中人最神圣而美好的特质,“礼”则是人们依礼而遵循的能够和谐相处的适当的方式。习礼才会有敬畏之心,才能一步步靠近“仁”,使二者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这样评价:“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其中“仁”与“礼”互为表里的关系正是其思想的核心。孔子之后,孔子思想学说及形成的儒家思想文化及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这确实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76-102

[2]宋淑萍.《中国人的圣经-论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57-66

[3]刘太祥.《五经四书全译-论语》[M].郑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00:37-46

[4]杨朝明.《论语诠解》[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77-89

[5]许可.《儒学经典新解〈论语〉》[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55-67

[6]杨朝明.《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山东出版集团齐鲁书社出版,2013:64-71

The Analysis of  “Benevolence” and  Etiquette

In Confucian Ideology

CAO Wen-hong

(Propaganda Department, Shandong Polyechnic College,Jining,Shandong 272067,China)

AbstractIn the system of Confucian ideology, benevolence and etiquette are tightly integrated and unconnected. Benevolence is the inner basis of etiquette; etiquette is the appearance of benevolence; benevolence is formed according to etiquette. Benevolence is the internal virtue of human being, while etiquette is the only proper way and method to realize the virtue in social life.

Key wordsConfucian ideology;benevolence;etiquette;dialectical and unified

————————————

投稿日期:2019-11-10

作者简介:曹文洪(1969-),男,山东微山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纪委综合室主任,学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