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罐配合腹部刮痧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温灸罐配合腹部刮痧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分析

李永莲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1. 胃脘痛脾胃虚寒定义

胃脘痛主要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剑突下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胃脘痛发病因素众多饮食损伤、情志郁结、外感寒邪、脾胃虚弱等均可引发胃脘痛。胃脘痛最为常见的证型是脾胃虚寒型,该病症主要由身体疲劳、久病、饮食贪凉、免疫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脾胃虚弱、脾阳损伤[1]。常发作于老年群体以及饮食过冷的年轻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四肢乏力、泛吐清水、精神不振、手足冰冷等症状。虚寒型胃脘痛具有反复性、不易根治、单一药物疗效不佳等特点,对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方面带来了痛苦和压力,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虚寒型胃脘痛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针灸按摩、药熨热敷、艾灸疗法、穴位贴敷法等,采用这些传统中医学治疗方式可以对胃脘痛疼痛缓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以2020年6月—2021年6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从这一时间段中选取脾胃科44例胃脘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从中选取24例作为第一组—治疗组,其中包括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19~79岁;根据中医辨证可得,第一组其中脾胃虚寒10例,脾胃气虚3例,肝气犯胃4例,肝郁脾虚4例。余下20例组成第二组—对照组,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18~80岁。根据中医辨证可得,第二组中脾胃虚寒8例,脾胃气虚2例,肝气犯胃5例,肝郁脾虚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以及临床症状基本临床资料分析可知,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此外,本研究选取的所有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临床试验,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三、胃脘痛的诊断标准

以胃脘痛治疗疗效作为诊断标准,分为有效、无效二个等级。其中患者虚寒型胃脘痛有效表示治疗后,患者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脘疼痛消失,发作次数减少。无效表示治疗后,患者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变化,胃脘疼痛感无缓解甚至加重。疗效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将实验数据记录于excel表格,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验证,用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温灸罐配合腹部刮痧治疗。具体操作为:采用杯状陶瓷器具—温灸罐一边艾灸一边刮痧,将黄金柱状艾绒点燃固定置于器具中,当温灸罐有温度时,使用杯口进行刮痧操作,刮痧为从腹部上方至下方,依次经腹部穴位即足阳刚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腹部经络走穴,刮痧时重点刺激腹部相应的穴位,以艾柱燃完为限,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在进行治疗操作过程中,随时关注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向患者询问热度是否适中防止烫伤,密切关注艾条的燃烧情况,注意避风防止中途熄灭。在进行刮痧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要注意刮痧手法和力度,要求刮痧操作人员手法熟练、力度适中,在不损伤患者的腹部皮肤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刮痧面积要尽量循着经络延伸,促进刮痧得到更好的疗效。在进行艾灸刮痧时要注意避风,当操作完成后,让患者饮用干姜红枣茶,并给予手足热浴,达到疏通经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目的。温灸罐配合腹部刮痧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身体不适或不良反应,若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一周后进行随访,收集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估进行分析总结。

  1. 治疗效果

有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治疗组治为24例,有效病例为22,无效病例为2例,显效率为91.66%;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病例为10例,显效率为50.00%。具体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n,(%)]

组别

例数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治疗组

24


20(83.33%)

2(8.34%)

91.66%

对照组

20


10(50.00%)

10(50.00%)

50.00%

χ2

-


5.587

9.549

9.549

P

-


0.018

0.002

0.002


  1.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环境污染加剧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作息规律也随之发生变化,逐渐偏离了健康路线。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人体脾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出现功能性障碍,导致消化系统紊乱失调,引发胃炎、肠道炎、胃脘痛等消化系统疾病[2]。胃脘痛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众多,比如:饮食不节、外邪入侵、内伤劳倦、情志失调等原因都会导致脾胃失调进而引发胃脘痛。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的变化,胃脘痛发病率逐年攀升,发病群体趋近于年轻化。虚寒型胃脘痛是由于脾胃气机受阻,导致脾胃自我调节功能失常,脾胃气不通畅产生疼痛感[3]。虚寒型脾胃脘痛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胃脘痛病症。该病往往由当代人贪凉生冷的饮食习惯所致,脾胃畏寒,遇寒则发虚寒型胃脘痛。虚寒型胃脘痛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胃脘疼痛、脾胃胀痛、肢体无力、精神不济、口泛清水等症状,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中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缓解胃脘痛脾胃虚寒的症状,可通过对症采用药物静脉滴注或口服保护胃黏膜、促进肠胃蠕动的药物进行治疗。然而仅仅依赖单一的药物治疗远远达不到理想疗效,因此可以温灸罐配合腹部刮痧的治疗方式完善虚寒型胃脘痛临床治疗方案[4]。温灸罐配合腹部刮痧治疗主要是利用温灸罐同时进行艾灸和刮痧的中医疗法,艾灸和刮痧是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药物作用的基础上实行腹部艾灸法起到舒经通络、祛瘀活血、排出毒素、扶正祛邪、促进血液流通和循环、提高免疫抵抗力的功效[5]。相关医学研究表示,艾灸治疗法可以促使胃黏膜中的免疫细胞增多,增大胃黏膜血通量,从而增强胃黏膜对有害因素的抵抗能力,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将刮痧法应用于治疗虚寒型胃脘痛具有止痛效果好、作用优良、无副作用、疼痛轻的特点,起到调理脾胃、疏经益气、止疼化瘀的效果[6]。采用温灸罐配合刮痧疗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操作简单,患者认可度高。

综上,采用温灸罐配合腹部刮痧治疗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胃脘痛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胜, 廉永红, 周路,等. 石墨烯无烟艾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疗效评价[J]. 河南中医, 2020, 339(03):134-137.

  2. 雷江, 邓海珊, 徐凤宜. 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06):110-112.

  3. 宫欣茹. 中医特色外治护理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天津护理, 2020, 028(001):93-95.

  4. 牛文娟. 观察中药封包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0, 020(010):230-231.

  5. 卢晶, 孙莉. 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25):51-53.

  6. 姜凌, 熊萍香, 林智平. 中药封包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017(00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