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养养成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4

大学生综合素养养成路径研究

丁建

渤海大学 辽宁省 121000

摘要:大学生们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所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遵守教育的规律和原则,坚持教育改革创新,以完善人格、凝聚人心、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的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加快我国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更多的人才保障。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综合素养养成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水平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路径;合格人才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和继承者,他们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如果我们培养的青年学生缺乏“四个自信”,旦夕之间就会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断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毁灭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等社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高要求,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便成为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聚焦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将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先战略,抓紧抓实。因此,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担当。

一、综合素养介绍

(一)综合素养的内容

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容包括了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四种。其中身体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们的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很多是会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对于缺失的部分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方式改变,但是,也有一些身体素质是无法通过后天的培养改变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比如,通过日常的锻炼活动可以提高其力量、耐力、灵敏度、速度和柔韧性等身体机能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促进大学生中枢神经和各个器官系统功能水平的提升。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过硬的身体素质才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竞争地位。

思想品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灵魂内容,思想品德素质常常会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和身体素质中体现出来,发挥出精神支柱的作用,也是大学生们各种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可以让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时有更加清晰的思考能力,处理好自身和社会,自身和他人,自身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自己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知识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的方式在大脑中储存起来的知识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大学生所了解知道的所有事情。知识素质是指导大学生行为的重要思想保障。但是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的积累多并不代表能力强。但是,能力越强的人,他所积累的知识肯定会越多,因此,大学生还是要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知识。知识素质包括了基础性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主要是指大学生用以谋生的职业技能、兴趣爱好技能,这种知识素质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知晓,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掌握。基础性知识是一个社会人生活的尝试,也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知识。比如,人们衣食住行,正常生活的基础性知识,以及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利益、思想品德、政治素养、以及法律法规等等。

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知识素质的一种升华后的能力表现形式,主要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主体的掌握、使用、创新三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掌握是前提,是基础,运用是必要的条件和最终的目的,创新是实现运用更好发展的保障,也就是实现运用进步的最终境地。[1]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理论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恩格斯曾指出,希腊哲学的形式是不同的,非常丰富的,可以在发现以后所有观点的萌芽和胚胎。但是,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理论才被逐渐完善,逐渐走向成熟。比如,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著作中,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成熟的理论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最根本的性质所在,以及最深刻属性的全面发展,如人的智力、体力、能力、个性、社会关系、思想品质等等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这也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必然进程。在此过程中,人逐渐实现全面发展。另外,马克思也强调了在人类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提出,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依托于教育存在的,人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知识传递的过程。这一理论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路径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需求理论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马斯洛的著名需求理论把需求分为了安全需求、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现阶段高校大学生们的性格发展特点和以前的大学生之间有了很大的不同和去呗,个性化更鲜明,自我价值的实现感更强。另外,在新时代发展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思想行为的需求,在自我实现发展需求方面需要获取更大的支持和肯定,并且这种需求欲望更加强烈,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二、大学生综合素养调查现状

(一)思想品德素质情况

(1)价值观念方面。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社会对个体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个体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在对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进行调查时发现,被调查学生中超过75%的大学生有着正面积极向上的态度,但是,仍然还有18%的大学生满足于当下的现状,而对于自己人生理想和追求方面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开始走出象牙塔,在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于自由、自我,以及个人独立性和价值多样性更加强调,在思想意识中个人的能动性凸显出来,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个人极端主义,在对待金钱价值时出现了过于强调自我,忽视他人的观念,并且,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于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不够重视,更加强调了个人主义思想。另外,在功利主义倾向方面,因为受到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始向着功利主义方向发展,在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方面,将近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更加重视自身利益。[2]还有一些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政治理论课程不重视,在未来择业方面,也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回报,并没有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因素进行考虑;也有一些大学生对于物质的要求比较高,重视高消费,在精神方面也更加重视享乐主义,精神价值的关注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们的人生价值观。很多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发展并不成熟,并没有对西方思想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再加上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多大学生出现了重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

(2)政治意识方面。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分化的过程中,很多大学们的心理防御出现了价值断裂和政治认知确实的冲击,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有将近70%的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程表示不重视,缺乏兴趣;仅有18%的学生表示喜欢政治课程;还有72%的学生认为政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只是一些空话,并没有办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58%的学生认为政治课无聊、枯燥;从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政治教育并不重视。而在政治信仰上,55%的大学生并没有政治信仰,仅有22%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政治信仰,剩余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政治信仰并说不清楚。由此可以发现现阶段的大学生在现实面前显得比较苍白无力,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二)知识素质

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出现了迷失,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不足。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出现了过于崇拜西方文化,而忽视了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各种精神文化精髓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意识不到。种种绩效表明部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不足。另外,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一些大学生并不能将科学和迷信进行详细的区分,科学和迷信混淆。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的科学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熟练,更不要说对于那些科普知识和报刊杂志的阅读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确实,迷信行为也会相应的得到蔓延。另外,在理论和实践结合方面,很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非常重视,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方面,无论是实践思想还是实践行为都存在严重的欠缺,很多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常常循规蹈矩,创新能力不足,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式,造成大学生的理论和实践错位。

(三)能力素质

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包括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专业知识方面,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不重要,很多大学生开始学习一些别的课程,并不重视自己的本专业,而这种认识也影响到了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在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方面。将近78%的大学生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常常会在课堂和课余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并对理论知识进行研究,而对于实践并不重视,即便是有一些业余的时间,也仅仅是把这些时间用在游戏、淘宝、恋爱等方面,而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的能力并不强,导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从而影响到大学生们的能力素质。[3]此外,一直以来,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进行知识讲授,而学生们只能在讲台之下被动听课,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应变性不足,导致大学生们的个性和独立性不足,影响到了大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身体素质

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水平并不高,甚至一些大学生们的身体体能出现了频繁下降的情况。无论是在耐力、体力、肺活量等方面,还是在增强身体素质的思想意识方面,大学生们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很多大学生们都放弃了锻炼,还有一些学生对于提升自身体质目的的认识并不足,热情度欠缺,还有一些女生为了减肥而节食,超负荷运动等等,这些都表明大学生们的身体体制意识不足,身体素质水平出现问题。另外,在心理素质方面,通过调查发现,55%的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障碍,还有一些学生们或多或少,或严重,或不严重的出现了自卑、抑郁、羞怯、紧张等情绪;并且还有10%的大学生出现了一些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路径和方法

(一)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首先,要提升大学生们的内在品质。在对大学生们进行教育指导的过程中,要培养大学生的宽容意识,提升大学生处理问题时更好的把握住度;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同时还要在此过程中培养大学生们的自信心,提升大学生们的自信心,在日常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可以有更好的机会来展现自我,抓住身边的机会,在自己的人生发展中可以披荆斩棘,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自己的人生高度。

其次,培养大学生学会做事的素养。要指导大学生制定目标和规划。这样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才可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方向,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认真做事的态度,这样大学生们在制定了人生目标和规划之后,就可以秉持着认真做事的态度在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场生涯中,利用认真做事的态度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自我全面发展。此外,还要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培养大学生吃苦精神的社会文化氛围,在社会发展中要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文化氛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更好的熏陶。

(二)培养大学生知识素质

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要将传统文化和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进行充分融合。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凝聚了众多的科学精神,并且还要把这种科学精神引入到社会文化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进行指导。另外,还要将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进行融合。[4]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和后备军,也是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的主力军,所以,在培养大学生知识素养的过程中,还要将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进行充分融合,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的科学、技术、艺术等融入到科学技术中,以此来指导大学生们不断提升其知识素养。

其次,提高大学生们的人文素养。比如,在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时,要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比如,在开展教学时,要把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文知识传授给大学生,让大学生们掌握最为基本的人文素质,提升大学生们的人文知识水平,提升其人文素质教育思想,落实到大学生素质层面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促进大学生自身科学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相互融合,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还要关注大学圣门的人文素质教育,推动大学生个体的发展。

(三)培养大学生能力素质

第一,要夯实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要将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形成一种完善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出学校的优势来制定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同时,还要对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对大学生的社会教育就业培训实践基地进行建设完善,指导学生们通过实际项目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5]

第二,还要培养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还要加强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要加强学生们创造性思维训练,在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对学生们的耐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进行训练,提升学生们创造技能的提升。

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和后备军,但是,现阶段,很多大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水平并不高,不仅影响到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容包括了身体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在对大学生综合素养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在各个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所以,要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身体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四个方面开始着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孟思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J].大陆桥视野,2020(11):96-97.

[2]王菊阳.试述从个人行为层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C].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课程研究杂志社,2020:72-73.

[3]张莉.引领学生成长,提升综合素养——“小先生制”在大学生实践项目研究中的应用[J].今日财富,2019(22):214.

[4]童峥嵘,马秀荣,秦娟,张卫华.创新训练项目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J].教育现代化,2019,6(34):15-16.



丁建 19791001 女 满族 辽宁省绥中县 本科 讲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