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4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郭慧英

(湖南警察学院 , 湖南长沙 410138 )

【摘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质。是中华文明动态历程的精要品质,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和中华文明应当赓续的文化潜质。其中,世界观之“生生不息”的“生”思想观念使中华民族永葆刚健自强和进取求索的精神,世界观之“世易时移”的“易”观念让中华民族永葆创新臻进和革新奋发的品格。

【关键词】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精神气质;生;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明形成并绵延发展数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等,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中,“源远流长”是其重要表征之一。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外部表征和它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强大内核是我们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非同寻常的“顽强的生命力”关键所在,也是我们需要明晓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源泉。

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特质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还蕴含了中华民族历代先哲的人生体悟和智慧,包括儒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起源于外域而被中国化并发扬光大的佛教,其精神学术层面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具有自身的民族和国家特色。

中华传统文化简单概括起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第二,它是一种思维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第三,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

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穿越时间长河,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之所以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世界上唯一的“连续性文化”典范,其中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非同寻常的“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在2019年5月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了科学、精炼、高度的概括,其中一点就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华文明动态历程的精要品质

何为“革故鼎新”?《周易·杂卦》中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即“除去”。“鼎新”即“更新”。唐·张锐《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中有“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之句。“革故鼎新”就是通常所说的“革除弊病,锐意创新”。

何为“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最早雏形出自《周易》对卦象的解读。《周易》中遁卦有“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其大意是指“变通趋时,当着时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损卦有“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益卦有“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之说。这两处“与时偕行”,都是指古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或损或益,或进或退,都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同行,与时共进。《周易》中还有“君子终日乾乾”之说,所谓“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注释为“偕,俱也。”“行”亦“进”之意。意思是说:“君子终日勤勉努力,与时并进而不息。”可以说“与时偕行”与“与时俱进”是一个同义语。

而“与时俱进”这个词提出来则是在后世。1910年蔡元培著书时就有“与时俱进”之说。他把散见于中国古书中的“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等说法加以概括综合,针对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通过中西文化对比而指出“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之议,旨在激励国人改革创新方法与思路。

1917年10月10日,李大钊在中华民国第6个国庆日,致《太平洋》杂志记者短札《此日》一信中说到:“……待吾人本其优洁美尚之理想,施其敏断刚毅之努力以绚书之,期于必达,勿稍怠荒,月异岁新,与时俱进,页页联缀,永续无穷。”毫无疑问,其中的“月异岁新,与时俱进,页页联缀,永续无穷”,这既是他期望整个国家和民族有个无比美好的未来,也是他书写历史新篇章的真切思想与希冀。

“与时俱进”是完全以发展眼光看待世界,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新成语,是一个科学的、唯物的、充满动感、变化的词句。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普遍具备的世界观中,已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可以集中概括为如下方面:

一)世界观之“生”中华文化对“生”的热爱向往特别强烈这种“生生不息”的思想观念使中华民族永葆刚健自强和进取求索的精神

这种“生”之观念首先体现在对“生命”个体的由衷珍视和生命过程的无限热爱。“好死不如赖活”、“蝼蚁尚且偷生”是中国人热爱生命,“乐生恶死”的经典普世之态。因对生命的热爱,因深知死亡的不可避免和必然,在中华文化中形成了对待时间,对待人生过程的积极进取精神,形成了崇尚及时建功立业,不负韶华,不虚此生,永葆活力和追求意志的向上之志,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劲强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只争朝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不我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果敢,“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气干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畅快淋漓。另一方面,由此生发开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伤感,对“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光难再,人生如梦的叹惋,对“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面对现实的无奈,“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及时行乐,“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的避世超尘和“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清洒脱逸。这些看似与建功立业背道而驰,但本质上依然是对生命的另一种礼赞和热忱,只不过是借着隐遁的外衣,走着“外冷内热”的同归殊途而已。

对个体生命的热爱本能变成了超越个体需求的道德准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弃之”,珍视自己的生命不再单纯是个人的事,而是关乎父母血缘,关乎种族延续的大事,如若违背就是大逆不道之举。在“百善孝为先”的主流文化价值观里,“好好活着”,成了至关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这种“生”之观念体现在对“生命”代际延续的重视。如何让自己短暂而脆弱的生命在亘古的宇宙中显示存在并延续下去,这是对个体生命有限且不可逆的另一种抗衡。于是,就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生育观,有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欣然跳脱,有了“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愚公移山”的“硬气”和“底气”。个体“生命”固然有限,但一个个异彩纷呈的个体,一代代血缘和基因传承形成的生命之河足以与整个宇宙,与整个时间相抗衡,更何况,天若有情天亦老,时间总是一副无情,死板的,千年不变的老面孔,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代人生都是那么精彩而丰富多姿。既然不能延长个体生命的长度,那不妨在拓展生命的厚度同时,更延续生命代际的长度。

这种“生”观念体现在对“生命”教化责任的自觉认同和大气担当。首先,每个人有自我提升的责任与追求。中国文化强调人的道德自我提升和完善。人在天地万物中最有主动性和能动性,人自身的提升最根本。故明道正谊、节制物欲、完善自我人格的观念深入人心。“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其次,每个人有教化子女的责任。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生子不教如养猪,生女不教如养驴”。第三,每个人有教化社会的责任。“思以其道易天下”,人文化成,即通过礼乐教育来改变人性,形成整体和谐的社会环境。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宋朝张载更是用精练的横渠四句“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确立了人的四层责任,即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这种热烈的“生命”观使中国人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心。中国传统的祭祀是对于万物之本、生命之本、教化之本的感恩与尊敬,内含着一种敬畏与神圣的情感。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女娲、后羿、大禹等神话人物都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他们的神格是伟大人格的升华。中华先民崇拜的不是高居天庭俯视人间的诸神,而是发明筑室居住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和教民稼穑的神农氏以及发明汉字的仓颉。因此,在中华文化中,人的道德准则是源于人的本性而非来自神的诫命。人的智慧也是源于人的内心而非来自神的启示。中华的先民却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中华的先民不是从宗教感情中获取灵魂的净化剂或愉悦感时,却从日用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中国文化是一种知恩报本的文化。中国古代最崇敬“天地君亲师”五位,其中,“天地”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亲”是个体生命的来源,是父母是祖先,而“君”(国)和“师”是教化的根源。信仰更多的是“未知生,焉知死”更务实,更现实,其指向往往是子孙后代而非虚无飘渺的天国。

中国人重祖先,重子孙,祖先给我们荣光和生命,后代给予我们希望和动力。崇尚古圣先贤,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承使命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也”,这种神圣的、自觉地文化传承使命感超越肉体,内化到了中国人的骨子和灵魂里,使中华民族养成了永远不被征服的气质和品格。

  1. 世界观之“中华文化对“”的探索崇尚非同寻常这种“世易时移”的观念让中华民族永葆创新臻进和革新奋发的品格

首先,《周易》因“易”成经典之首,为大道之源。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距今已有5000年,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其中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枢纽和总纲领,与中华文明同步同随。

《周易》作为哲学中的哲学,是中国古代最高智慧的象征。《汉书》云:“《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人更三圣”,即“伏羲、周文王、孔子”。“世历三古”,即“上古、中古、下古”。《周易》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汉书》言曰:“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三圣之一是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三圣之二是周文王。“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司马迁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之说。三圣之三是孔子,《史记·孔子世家》有言:“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简而言之,上古伏羲氏观天地,看四周,创八卦;中古周文王阅人世,看兴衰,重演六十四复古卦作卦辞;下古孔子观《周易》,注“十翼”,作《易传》以解经。

什么是“周易”?“周易”之“周”有三解:周文王;周全、齐全、一周;周而复始。“易”也有三解:变易;交易;简易。简而言之,“周易”是研究宇宙、阴阳、人生变动不居的规律和周而复始奥秘的一大宝典。一阴一阳谓之道,万法归宗,《周易》说的就是“变化”。

《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位置极其重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后世众多文化思潮如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几乎不同程度继承和吸收了《周易》的哲学思想,并通过对其思想的移植与创新,构建出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

其次,中华文明因“易”而壮美辉煌。

“易”是中华文化中个体追求的道德。“观乎天文,以察时变”,通过对天文刚柔交替的观察,来发现万事万物的次序变化。《易传》中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即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变化不止就叫易。日新月异是对宇宙和人生最科学又最有哲理的认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的这句话既是对时光飞逝的感喟,更是对世事变迁的揭示,千年之下,激励了无数人紧随时代潮流经世济时,奋发前行。“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是说“早上听到(或明白了)一个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或行)。”其中“道”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即“道可道非常道”。这体现了中国人以“易”为道德追求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变革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就是说“易学的道理是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能循此变通的原则,何事不成?所以有如天助一般,当然吉无不利了。”《礼记·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化对那些敢于改革,创新臻进,以“易”当先的先贤予以热情讴歌。一部《史记》,就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改革创新赞歌。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历史上,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这种变革精神和实践,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自我超越,并在人类长期历史上走在时代前列。“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华文明应当赓续的文化特质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文化自信来源于本民族所创造出来的能够对世界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力的优秀成果,这就要求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敏锐的创新思维。“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要求我们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蔚然成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千方百计地弘扬,使其惠及当代、恩泽后人。​​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9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9〕291号阶段研究成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