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中医适宜技术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彭佳萍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311202

摘要: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理论和治疗方式,其中包括多种特色疗法,如穴位敷贴、针灸、拔管、刮痧以及推拿等,这些均称为中医适宜技术。合理地使用上述技术,不仅能够对疾病进行预防,同时还有促进康复和养生的作用。本文为了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中医适宜技术的实践效果,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神经内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

引言:中医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其传承和发展,逐渐在当代医疗活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就中医学而言,其中包含中医护理学,其在护理工作汇总的应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且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国家也对其发展和推广做出了重要指示。中医护理的作用范围较广,适用于保健和养生、康复管理、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老等环节[1]。另外国家通过《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提出了部分中医护理技术,其中由护理人员独立完成操作的有18项。目前,在广大学者的研究中,替代医学及补充医学的研究以成为热点。与药物治疗相比,中适宜技术的应用具有经济性,同时效果也十分明显,更容易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神经内科中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1 失眠患者中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1. 耳穴贴压

神经内科患者大部分存在失眠的症状,这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神经内科治疗中常采用苯二氮·类药物进行治疗。然而研究发现,该药物的使用时间与患者的睡眠质量成正比,即使用时间越长,失眠越严重,而且患者还有可能产生依赖性。中医理论认为失眠属于“不寐”范畴,针对该情况的治疗,我国中医的治疗经验已有千年历史,且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耳穴压贴是治疗不寐的常见方法,主要是采用植物种子(光滑坚硬)或形状和质地符合治疗的药物进行治疗,选择耳郭表面的穴位,形成外耳的刺激,有利于其他部位病理的减轻,具有保健效果[2]。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络之间与耳有较大的联系,可通过耳部穴位的反应点了解人体脏器是否出现病变。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在耳穴位置贴压王不留行籽,其具有一定的反应带你刺激作用,使穴位和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安神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刺激患者的神门、皮质下、心等耳穴,有利于促进副交感及交感神经的调节,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够促进睡眠质量。

    1. 穴位敷贴

在中医内病外治中,穴位贴敷是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应用后不仅能够使经络之气得到激发,还能够使穴位受到良性刺激,又能够促进药效的发挥,对患者的阴阳调节、气血调节有良好作用,有利于患者失眠症状的改善。据相关研究分析得知,失眠症状患者接受穴位贴敷有一定的疗效。内关穴、神阙穴、涌泉穴为常见的贴敷穴位。神阙穴的干预具有通达脏腑、阴阳调节和疏通筋洛的作用,主要位置在脐中央。该部位不仅具有丰富的血管,且皮肤较薄,穴位敷贴后,药效能够快速渗透,吸收效果良好。在足少阴肾经中涌泉穴为首穴,肾精气血始于该部位。内关穴的干预有利于止痛理气、安神宁心,在失眠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

    1. 经穴推拿

中医治疗中还有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经络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即中医经穴推拿,其主要目的是扶正祛邪。合理地使用推拿手法和技巧,有利于促进刺激作用的发挥。例如以任督二脉为重点的引阳入阴推拿法,采用按、勾、推揉等方法,能够对机体阴阳进行调节,选取压安眠、勾风池、揉太阳和百会等头面部诸穴,有利于促进阴阳平衡,缓解疲劳,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当前,在失眠的治疗中采用气息导引法和引阳入阴推拿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2 便秘患者中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在便秘的治疗中,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在治疗时的主要手段为穴位敷贴、针刺、中药、推拿、艾灸、耳穴等,具有治标治本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在便秘治疗中使用针灸治疗方法,能够祛邪扶正、营养调和、疏经通络,且疗效具有持续性。对于中风后便秘患者,选择中脘、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和支沟等穴。对天枢进行针刺,有利于脾胃调理,实现降浊升清的作用,在大肠功能失常和腑气不同的治疗中红,天枢为重要的穴位[3]。作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及胃之下合穴的足三里,针刺后其功效主要体现在强健脾胃、补中益气等方面。

中医按摩方法传承已久,其不仅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还能够使机体得到良好的康复,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吸收能力。按摩应用在便秘治疗中,具有简单、无副作用、成本低的特点,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还能够对便秘进行预防。

3 讨论

当前,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尚未全面推动,主要是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和优势,所以,应该打破限制,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化地发挥。

参考文献

[1]徐青丽,洪鲜,臧文雯,孟美美.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认知与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J]. 浙江医学教育,2020,19(04):23-25.

[2]管俊杰,王静秋,周伟康,孟箭. 加速康复外科结合中医适宜技术的研究概述[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1,10(01):31-34.

[3]刘瑞娟. 中医康复适宜技术干预中风病恢复期(风痰瘀阻型)的社区推广应用效果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


作者简介:彭佳萍(1991年1月)女,汉族,籍贯:浙江省杭州市;职称:护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神经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