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4
/ 2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依从性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身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和治疗满意程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可减少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降低负性情绪评分,以及提高护理依从性和生命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效果

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中。心绞痛症状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心绞痛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手段,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循证护理模式强调护理方案制定时的实证性,即根据循证所得来制定护理方案,其护理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经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均在本院接受规范化治疗,并接受定期随访。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良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肺部疾病者;既往精神及心理疾病史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申2017(003)号]。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80岁,平均(64.12±5.37)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9例,Ⅱ级11例,Ⅲ级1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4~81岁,平均(63.71±5.42)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1例,Ⅱ级12例,Ⅲ级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发放疾病健康手册,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讲。(2)给予用药指导,密切关注患者病情。(3)定期与患者沟通,解决患者疾病相关问题。(4)出院时叮嘱用药方法、日常生活等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组员包括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1名主治医师。(2)循证问题。小组成员均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对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根据临床护理经验提出循证问题,包括心理行为、认知行为及生活行为方面。(3)循证支持。根据提出的循证问题,以“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依从性”为关键词,在万方、中国知网进行相应检索,浏览核心文献获取证据。(4)循证观察:对检索文献获取的相关证据进行评审,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循证护理方案。(5)循证应用。①心理护理:于患者来院就诊时对其情绪表现进行相应评价,分析不良因素。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向患者说明负性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20 min/次,1次/d,必要时2次/d。②认知行为护理:对患者进行冠心病心绞痛知识普及,包括发放健康宣教手册、播放视频、一对一口头宣教、举办健康交流会等方式,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药物的认知,预防疾病发作措施,出院后以微信群的形式进行相关知识普及,提醒患者按时吃药,积极回答患者疑问。③生活行为护理: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制订饮食方案,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制订运动计划,适当锻炼,20 min/次,4次/周;督促患者作息规律,戒烟,控制酒精摄入量在男性25 g/d、女性15 g/d的范围内。④出院后随访:患者出院后继续通过微信及电话的方式随访,每天早上10:00定时在微信群中发送健康知识和运动视频,指导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回院复诊。两组均连续护理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情况,SAS评分≥50分为焦虑,分数越高则表明焦虑程度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制情绪,SDS评分≥53分为抑郁,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3)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主动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工作,完全遵医嘱;部分依从:患者多数情况下能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工作,遵医嘱情况良好;不依从: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不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工作,遵医嘱情况较差。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量表评分,包括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身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及治疗满意程度5个维度,共19个条目,每个条目以5分或6分计分,对5个维度进行评估,并计算SAQ总分,再将得分转化为标准积分。标准积分=(实际得分-该方面最低得分)/(该方面最高分-该方面最低分)×100。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生命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发作次数均少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皮冠脉介入术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通过扩张冠脉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反应,减少心绞痛发作。但在治疗期间,由于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易出现不良情绪,其治疗依从性低下,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护理措施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护理措施以生命体征监测、简单用药指导为主,其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针对性不足,导致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仍然未得到显著提高。而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强调“护理服务的实证性”,在制定护理方案时主张根据当前最亟待解决的护理问题拟定关键词,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报道,借鉴前人护理经验,结合自身护理经验,将诸多护理措施整合成一份综合性的护理方案,其护理方案更加贴合于临床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更强,有利于确保护理方案落实到位,并满足患者实际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在护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较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更佳,患者康复效果提升更佳明显,患者依从性等指标也得到改善。所以,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海燕,赵晓惠,周素红.循证护理对中青年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4):2031-2035.

[2]吴立华,周英艳,黎金花.循症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7):2922-2924.

[3]孟瑾.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