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5
/ 2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医院治疗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实施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t=9.578、10.773,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临床有效率,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慢性心衰患者护理应用分析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是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期,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乏力与睡眠不佳。若不及时控制病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护理工作对于确保临床疗效意义重大,且随着人们认知、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不断改进护理质量,赢得患者的认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医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8~89岁,平均年龄(68.59±10.45岁)。研究组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9~89岁,平均年龄(68.97±10.71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增强其治疗信心,遵医嘱行相关治疗,并加强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实施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通过发放知识手册、一对一咨询及开展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教育,采用温柔亲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慢性心衰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耐心倾听并解答患者疑问,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加强基础护理: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和谐和利于疾病休养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期通风,通过构建舒适的治疗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在最大程度上增加患者身心舒适感。生活方式干预,嘱患者保持充足睡眠,不宜过劳,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活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指导日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高纤维素的易消化食物为主,减少钠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预防便秘的发生。氧疗护理,向患者讲解吸氧的目的、必要性及调节方法等,保持输氧装置通畅,告知患者活动后卧床休息。体位护理,有明显呼吸困难时严格卧床休息,加强夜间巡视,针对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者,协助患者起坐,症状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利于症状缓解的体位,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用药护理,遵医嘱行相关治疗,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口服药物者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监测心衰指标,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监测患者呼吸、水肿和尿量等基本情况,并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日常护理中加强巡视,随时为患者解决需要,日常护理中注意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其隐私,注意工作态度应诚恳真诚。(2)心理护理。由于多数患者存在烦躁、紧张、焦虑、恐惧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感受,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态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指导,理解、鼓励、疏导和关心患者,也可指导患者通过、肌肉放松、冥想、深呼吸和音乐疗法等转移注意力,以缓解不良情绪,恰当运用同理心,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带有感情和温度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被关怀和尊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判断标准: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明显改善为显效,临床症状、心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未满足以上标准为无效。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评估,该问卷表主要包括21各项目,每个项目0~5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低。护理满意度通过发放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pacer.gif±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可分为全心衰、右心衰、左心衰3种类型。其中全心衰主要由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高心排血量疾病引起,患者同时存在左、右心受损;右心衰主要因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等因素所致,由于右心室负荷过重,所以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左心衰则主要是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因素致使心室舒张期回流血量增加所致。此外,慢性心力衰竭兼具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受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折磨,可出现不良情绪,发生心理障碍,失去治疗信心,甚至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影响预后。基于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护理干预极为重要。本次研究表明,人文关怀护理比常规护理更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赢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可,主要表现在试验组干预后高切血黏度、低切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社会、心理、生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人文关怀护理是基于人文关怀理论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中“人文”主要是指不同区域与国家的文化现象,“关怀”主要是指照护、爱护等[10]。人文关怀护理可在纳入患者个性需求的基础上,以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实施针对性生理、心理支持。具体而言:通过健康宣教,普及疾病知识,让患者深刻的意识到治疗、护理工作对于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从而改善依从程度;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纾解患者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使其以平和、轻松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面对治疗,可稳定心率,减少疾病复发;通过用药指导,可帮助患者正确用药,改善用药依从性,发挥药物对病情控制的作用,增强疗效,改善预后,延缓病情进展;通过运动干预,能够让患者逐渐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并且适量运动也可增进食欲,从而促进营养状况的改善,稳定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晶.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6):728-729.

2]宋婷婷.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智慧健康,2020,6(18):130-131.

3]肖樱,李凤华,杨云婷,等.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母婴世界,2019,(2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