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全球能源形势愈发紧张、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背景下,电气自动化工程作为现代工业与民用设施运转的关键支撑,却也是能耗大户。从大型工厂轰鸣的生产线,到鳞次栉比的商业建筑照明与空调系统,高能耗不仅加重企业运营成本,还给能源供给与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探寻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对策刻不容缓,这不仅关乎企业经济效益,更是履行社会责任、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章对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对策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节能设计;对策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电气自动化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工程在带来便利和效率的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因此,如何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实现节能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气自动化工程节能设计的原则
其一,安全性原则是底线,节能手段绝不能威胁电气系统稳定,要全方位保障人员安全与设备正常运转,杜绝安全隐患。其二,适用性原则不容忽视,节能方案要量体裁衣,精准适配不同工业生产流程、建筑功能需求,以防出现华而不实的设计。其三,经济性原则极为重要,节能投入需算好经济账,前期成本要能在合理周期内通过能耗降低回本获利,达成节能与效益的双赢。
二、电气自动化工程能耗的问题分析
(一)设备能耗问题
在电气自动化工程里,设备能耗问题颇为突出。各类电机作为常用动力源,广泛应用却常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因长期偏离额定工况,电能转换机械能时损耗极大,还频繁启停空耗电能。照明设备同样不容小觑,传统灯具在厂房、商场大量存在,发光效率低,电能多转化为热能散失,寿命短需频繁更换,额外增加能耗。再者,办公电器设备待机功耗常被忽视,众多电脑、打印机等处于待机时,依旧持续耗电,积少成多,拉高整体能耗。
(二)系统运行能耗弊端
供配电系统首当其冲,线路铺设若缺乏科学规划,迂回线路拉长供电距离,线损显著增加;部分变压器容量与实际负荷不匹配,轻载运行致使无功损耗攀升。自动化控制系统也有不足,不少控制算法老旧,难以依据生产实时动态精准调控设备功率,设备常在不必要的高功率状态运转,造成能源浪费。而且,暖通、给排水等辅助系统与电气系统联动不佳,协同运行时额外能耗增多。
(三)人员节能意识与管理缺失
人员节能意识与管理缺失,严重制约电气自动化工程能耗管控。一线操作人员节能知识匮乏,日常运维中习惯按部就班,未考虑节能操作,像随意调控设备参数,忽视最优运行模式。管理层对节能重视不足,未将节能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员工缺乏节能动力。企业缺乏完善能耗监测体系,无法精准统计分析各环节能耗,难以及时察觉浪费点,节能方案制定与执行更是缺乏系统性规划,让节能工作沦为口号,难以落地推进。
三、电气自动化工程节能设计的优化对策
(一)设备节能选型
设备节能选型是电气自动化工程节能的关键起点。在电机选择上,应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电机,这类电机运用先进电磁设计与制造工艺,能大幅提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YE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相较于传统电机,在相同负载下可降低10%-30%的能耗。选型时,需精准匹配电机功率与实际负载需求,避免“大马拉小车”。对于长期处于轻载的设备,选用变频调速电机,能依据工况灵活调速,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照明设备方面,LED灯具是不二之选。LED光源发光效率高,相同亮度下能耗仅为传统白炽灯的1/10、荧光灯的1/2左右。搭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分区、分时、分场景调光,在商场非营业时段、办公楼午休期间自动调暗亮度。工业加热设备,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比传统电阻加热节能30%以上,靠电磁感应产热,热效率更高,精准度更强,极大减少能源浪费,从源头把控能耗。
(二)供配电系统节能优化
线路布局上要秉持最短路径原则,减少迂回布线,降低导线长度,从而削减线路电阻损耗。合理增大导线截面积也是有效手段,虽初期投入增加,但长期看,因线损降低能节省可观电费。在大型工厂的供电线路设计时,经过精确计算负荷与电流,选择合适的大截面导线,每年线损电量能减少数千度。变压器选型与运行优化必不可少,精准核算用电负荷,选择容量适配的节能型变压器,如S13及以上系列,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相比老旧型号大幅下降。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室集中安装电容补偿柜,或在大型设备端分散补偿,提升功率因数,让电能更多用于有功输出,减少无功电流在线路中的循环,以此实现供配电环节节能降耗,提升电能输送与利用效率。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节能升级
引入智能控制算法是核心,模糊控制算法摆脱精确数学模型束缚,凭借经验规则调控设备。像空调系统,模糊控制感知室内温度、湿度、人员流动变化,动态调整制冷量,避免过度制冷制热,节能可达15%-25%。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则有强大学习与预测能力,用于预测工业生产设备负荷,提前优化运行参数,防止设备空转、过载。建立能源管理系统(EMS),全面监测各用电设备实时能耗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能耗高峰低谷、异常波动原因,精准定位浪费点。再通过与自动化设备联动,远程、自动调控设备启停、功率。如在工厂下班后,EMS自动关停闲置生产线,调低公共区域照明,让整个电气系统运行更智能、节能,契合生产实际需求,持续降低能耗。
(四)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
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为电气自动化节能工程筑牢根基,针对操作人员,开展系统性节能培训课程,从基础理论到实操演练。在理论部分,讲解电气设备节能原理、能耗影响因素;实操中,模拟常见工况,教导员工如何精准调试设备参数实现节能,像熟练运用变频器调速、照明智能面板操作等,提升日常运维节能技能。对于技术人员,定期组织行业前沿节能技术研讨会,分享新能源接入、储能应用新技术,鼓励参与节能改造项目,积累实践经验。企业还应与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合作,获取技术支持。节能公司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协助评估节能潜力、定制方案、后期运维。当引入新节能设备,其技术团队上门安装调试,培训内部人员,保障新技术平稳落地,让全员能力与外部技术支撑,共同驱动电气自动化工程节能前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设计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设备节能选型、供配电系统的精心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升级,以及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协同发力,能够有效挖掘节能潜力,大幅削减能耗。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设计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该继续关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的发展,不断优化节能设计对策,提高节能效果,推动工业向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潜.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浅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9):266-267+270.
[2]孙国君.电气自动化工程中节能设计技术应用研究[J].电气时代,2022,(05):67-69.
[3]赵辉.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J].冶金与材料,2022,42(02):79-80.
[4]王文龙,张丰友,郝震.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4):254-255.
[5]张亚琼.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2,19(0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