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和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试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和质量控制

王栋林   徐利军  任志斌

汉中市南郑区云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

摘要:水利工程涉及大规模土方工程、结构工程及水文工程等复杂作业,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本身的成功与否,更关乎区域内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安全;质量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农业灌溉、水力发电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水利工程施工因其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环境多变等特点,面临着严峻的安全与质量控制挑战,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高空作业、水下作业、爆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频繁,一旦发生安全或质量事故,将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安全质量管理,是保护施工人员生命权益的首要任务。

一、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施工企业应全面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从高层管理者到一线施工人员,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安全管理氛围。

通过制度文件明确规定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涵盖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急预案等,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根据施工环境、技术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将安全生产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各级人员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奖惩分明,激励安全生产积极性。

(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关键环节,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布置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临时围栏,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保障施工人员和周围行人的安全,在高空作业区域下方安装安全网,防止坠物伤人。在施工过程中,搭建防护棚以保护人员免受高空坠物或恶劣天气的影响,对深基坑等危险作业区域,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防止坍塌事故。在高风险作业区域,如爆破作业、高空作业、深基坑等,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器、应急照明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救援。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定期清理杂物和废料,确保通道畅通,定期对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三)安全教育与培训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手段。施工企业应制定系统的安全培训计划,新入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等,确保新员工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定期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最新的安全管理规定、先进的安全技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针对不同工种和岗位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安全培训,如电工、高空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等,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通过悬挂安全标语、张贴安全宣传画、播放安全教育视频等多种形式,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四)安全检查与事故防范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施工设备、临时设施、安全防护措施等,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重点检查高风险区域和关键作业环节,如深基坑、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确保这些区域和环节的安全管理万无一失。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确保隐患彻底消除,建立隐患台账,记录隐患发现、整改和验收情况,做到有据可查。加强事故防范工作,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火灾、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等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率和事故损失。

定期对安全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查找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对重大安全隐患和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建立和运行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施工企业应首先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

明确企业的质量方针和具体质量目标,指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详细编写质量管理手册和各项程序文件,涵盖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为质量控制提供具体操作指南。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质量验收标准和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运行和不断优化。

(二)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施工企业应采取严格的措施确保材料和设备质量。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选择信誉好、资质齐全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材料和设备符合质量标准。

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对关键材料和设备,应进行全项检测和检验,确保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关键材料和设备的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其安装和使用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特别是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关键材料,如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等,应重点监控其使用过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建立完善的材料和设备追溯体系,详细记录每批材料和设备的来源、验收、检验和使用情况,确保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追溯和处理。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核心环节,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对图纸中的疑问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确保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

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应组织专人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其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特别是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关键工序,如基础工程、结构工程、防水工程等,应重点控制和验收。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如信息化管理、BIM技术、自动化施工设备等,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施工过程的精确度和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现场施工有序进行,组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四)质量检验与验收

施工质量的检验与验收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口,施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质量检验计划,并严格执行,明确各环节的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和责任人,确保每道工序都有具体的检验要求。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检验,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对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对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验收时应详细记录验收情况,留存验收记录和照片,以备查验。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工程质量验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合格。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报告,并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复验,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三、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和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顺利完成。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唐智杰.大众标准化,2023(10)2023(04

[2]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J]. 禹晓霞.中国高新科技,2023(05)

[3]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探索[J]. 李明;刘其勇.人民黄河,202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