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80
摘要: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与工程的顺利进行。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建筑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攀升,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需求。近年来,科技发展迅猛,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带来新机遇。技术创新在该领域的应用成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它有助于精准识别风险、高效预防事故,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引言
建筑施工领域,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以及施工环境的多样化,传统的安全管理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企业声誉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技术创新成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驱动力。通过引入新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更精准的监控、风险的提前预警以及安全措施的高效执行,这对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意义非凡。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点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多方面的显著特点。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涉及众多工种、大量的人员与机械设备的协同作业。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从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到地下、高空等不同作业空间带来的特殊风险,如恶劣天气影响露天施工进度与安全,地下施工面临的地质不稳定、地下水渗漏,高空作业存在坠落风险等。施工周期较长,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安全风险,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阶段的风险源各有差异。人员流动性大,不同技能水平、安全意识的人员频繁进出施工现场,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种类繁多,其堆放、搬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各不相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还受到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严格约束,需要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符合规定要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技术创新策略
2.1智能化监测技术
智能化监测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感器技术的运用为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精准手段,像光纤传感器、应变片等可对建筑结构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测,精确测量应变、位移等参数,通过分析数据提前察觉结构中如混凝土裂缝扩展、钢结构疲劳损伤等潜在安全隐患。在施工环境监测方面,智能监测设备可对施工现场的多种环境因素进行监测。粉尘传感器能监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超标时自动报警并触发喷雾降尘设备,还可对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进行监测,为施工安全提供环境预警信息,全方位保障建筑施工安全。
2.2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VR技术凭借创建高度逼真的建筑施工事故场景的能力,让施工人员沉浸式感受事故发生的过程与严重后果,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场景的模拟,能有效提升施工人员对安全规定的重视程度。AR技术则在施工现场为施工人员提供即时的安全指导,以在复杂钢结构安装为例,施工人员佩戴AR眼镜后,可看到虚拟的安装指导信息叠加于实际钢结构之上,确保安装步骤准确无误,从而降低因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这两种技术从不同方面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3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其能够快速对大面积的施工现场进行巡查,通过拍摄高分辨率的图像和视频获取施工现场的全面信息。在大型建筑工地上,无人机可迅速覆盖整个区域,检查诸如施工现场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物料堆放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以及机械设备的停放位置是否恰当等情况。它能及时发现脚手架搭建过程中的不规范之处以及深基坑防护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无人机具备将拍摄到的图像和视频实时传输给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这些图像和视频清晰直观地反映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人员操作是否规范、设备摆放是否合理、防护设施是否到位等。安全管理人员据此能快速做出决策,有效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高效开展。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技术应用实施策略
3.1建立完善的技术应用规划体系
这一体系的构建起始于对施工项目安全需求的深度剖析。不同类型的建筑施工项目有着各自独特的安全需求,例如超高层建筑施工时,高处作业安全保障与垂直运输设备稳定运行是关键需求,而对于大型地下工程施工,地下空间的良好通风与支护结构稳固性则是重点关注对象。依据这些差异化需求精准定位技术应用方向,像针对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可探索智能化防坠落设备监测技术的应用。技术选型与集成也是构建该体系的重要环节。要从众多安全管理技术里挑选适配的技术并加以集成运用。融合无人机技术、传感器监测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无人机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宏观的巡查工作,传感器监测关键部位的各类物理参数,大数据分析技术则对无人机拍摄的图像以及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达成对施工安全全面且精确的管理。
3.2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的强化不可或缺。施工人员应接受与技术应用相关的全面培训,以确保他们能熟练掌握各类安全管理技术。就VR和AR技术用于安全教育而言,施工人员需透彻了解设备操作流程,深刻领会虚拟场景蕴含的安全知识与操作规范,像准确操作VR设备体验事故场景、借助AR设备获取施工操作正确指引等。组建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意义重大。在智能化监测系统、无人机等设备遭遇故障或技术难题时,技术支持团队要能迅速响应并解决问题。比如传感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团队需快速判定是传感器故障还是施工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引发的数据异常,进而采取恰当措施保障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技术应用正常运行。
3.3确保数据安全与质量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应用进程里,数据安全与质量的确保是极为关键的方面。数据安全保障是构建稳固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石。在建筑施工中,无论是传感器采集的结构健康数据、环境监测数据,还是无人机拍摄传输的图像数据等,都包含着大量与施工安全息息相关的信息。这些数据在存储、传输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如网络攻击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被篡改,硬件故障可能造成数据丢失。为确保数据质量,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采集、整理和验证机制。数据采集过程中要保证传感器等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采集到的数据应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标准化处理,去除无效和错误数据,并且通过数据验证算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从智能监控系统到虚拟现实安全培训,从自动化安全设备到大数据风险分析。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未来,应持续关注技术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和推广更多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开启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殷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J].中华建设,2024,(11):44-46.
[2]薛钢.信息技术模型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8):79-82.
[3]张奇,金嘉宏.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18):149-151.
[4]张峰.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现代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4):73-75.
[5]张义.浅谈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国企管理,2024,(0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