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628 1995 1031 0532
摘要: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加快,城镇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人们对于市政工程等基建所需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公众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市政项目中常常发生一些安全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提出了高标准。所以,在施工阶段,必须对工程建设的质量管控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从多方面、多层次对品质管理进行优化,增强工程的建设品质,确保市政工程的安全程度,从而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使市政工程实现平稳、长远地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市政工程项目中,必须分析提高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市政项目一般都是大型的,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而且由于施工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其的品质会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建设品质进行严格管理,使工人的行为予以规范化,从而减少乃至杜绝建设安全和品质问题出现[1]。但是,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使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呈现出复杂、实践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实施常规的质量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政工程的进展和构建所需,因此,建设企业在对质量管理进行改进的同时,还必须对其给予适当的调整,让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施工队伍中的问题
一是由于建筑队伍中的基层建筑工人大部分都是由农民工组成,他们的文化水平较差,对工程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在施工中主要依赖于小组领导人员指导和过去的经验,对工程的自主性及合理性理解不足,因此很容易产生一些技术性失误,这会对工程的最终质量成效产生很大的影响[2]。二是建设队伍的带头人有问题。在市政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队伍缺少职业意识及责任感,他们的政治意识不强,对项目的施工品质不够关注,对队伍的声誉以及社会的认可性不太在意,只受利益所驱动,只顾着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获得的好处,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没有任何底线地压缩工期,使得施工期间存在粗糙、质量差等状况。
(二)施工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基础设施是一个世纪的大工程,有些工程在竣工后需要很久才能正式运营,对其的使用年限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地方的市政建设,受利益驱使,经常采用粗糙的建设方式,采购价格相对很低廉、质量低劣,甚至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还有一些建设团队,因为其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较差,对于市政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的品质标准没有清醒、系统地了解,这使得其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时候,质量管控不好,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对建设设计图的审核不够严格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对于工程建设方案的审核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办法,但在立法层面上,对设计方案的审核还缺乏很清晰的规定。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在审核设计图纸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这个流程比较的形式化,比如,审核设计图的机构的资质较差、缺少专门的考核人员等,这就造成设计图和具体的施工之间出现了一些差异,这不但会对施工的进程带来影响,还会让建设工程的品质变得更差[3]。
二、具体的应对对策
(一)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培训和管理
施工人员是贯穿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及个人素质是决定施工品质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保证施工的品质,对其的职业素养给予管理和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施工之前,第一,需对施工者的施工理论、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等进行系统性培训,第二,加强培养施工人员的技能,特别是要加大介绍优质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在工程当中的使用方式、原则与手段等,使他们的技能得以提高。且进一步完善其的施工技术,对工作程序进行持续优化,让建筑工人按严格的要求对自己的施工行为给予规范。另外,还可请业内的技术人员或者专业人员进行授课,介绍各个建设阶段所需的施工要点和原则。为了确保建筑工人的施工水平,也可采用技能评估的方法请一批专业能力高、素质高的工人,对评估成绩好的工人给予一定的重视与重用,对那些没有通过评估的人要加强对其的培训,以保证工地上人员有着很高的素质,进而使市政工程中建设团队能力得以增强。
(二)对施工材料的品质进行规范化管控
一是要明确采购建筑材料的人员,也就是对采购人员的经验、素质等进行全面性考察,保证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和建设方都有很高的认可度,特别是要选出有很高的鉴定品质和在采购方面有经验的人员来进行采购,这样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项目施工原材料的管控[4]。
二是在采购过程中,购买材料的人员要多对建材的来源厂商进行调研,并通过分析和比较各个材料提供的厂商,掌握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变动,在确保建筑材料的购买品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的购买费用,提高企业的声誉。特别是在购置材料的时候,需让供应商将相应的试验报告、材料合格证书、供应商的资质证明等都要提交上去,对购买的原材料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抽检,避免出现一些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工地,对市政工程建设的进程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是对建筑工地的物料加强质量管控。也就是说,材料在进场之前,要对其根据批次实施抽检,保证进场材料的规模、品质、数量等都满足建设规划和标准,并有秩序地进场。工地上的材料要按品种和规格进行分类码放。对一些需要高强度或者容易受到外部影响的建材,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钢筋、水泥等,为了避免其出现变质、潮湿或腐蚀,加大防雨的覆盖力度。如果在建设之前或者过程中材料的来源或者规模等都发生了改变,还要材料管理和质检人员进行有关的监管,比如对储存区域及要求、材料的来源与质检等的管理。此外,施工品质的管理者需在材料仓库和建筑工地材料存放处设立标牌,并对材料的类型、数量、规模、检验状态和使用情况等进行精确标注,保证建筑材料在市政工程的各个阶段都是受控的,并能对出现问题的材料进行追溯,找出品质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增强材料的品质,对建设的品质加以控制。
(三)严格对施工设计图进行审核
建筑设计图作为市政工程项目实施的主要依据,可有效确保项目的质量。为了确保施工图纸的品质,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先要强化对图纸的审查和投标,也就是请一些业内的工程师、专家、设计图纸人员在全方位知道市政工程的情况下进行三方一起讨论、明确图纸的评估和设计[5]。其次,主动利用BIM等现代技术,建立符合实际的三维模型,从施工进程管控和工艺等多个角度对设计图中的不足进行持续的改进。此外,在实际的工程中,需要将设计图提交给专业的审查组织,对图纸进行重新判定与审查,确认其正确以后,才能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最后,设计师需要深入工地,进一步对设计图进行改进,保证施工图和具体的市政项目一致。必要时还要解释一下图纸,让工人更深刻地了解这些图纸,从而使施工更加标准化,确保施工的品质。
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属于国家基建项目之中的主要部门,其总体的建设品质会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和后续的发展。所以,强化城建工程的品质管控,是推动城市稳定和长期进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相永龙.市政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策略[J].工程学研究与实用,2024,5(22).
[2]范晓强.市政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策略探析[J].科海故事博览,2023(15):85-87.
[3]杨迅.探究市政工程建设中如何加强施工质量管理[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892.
[4]侯小永.市政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和分析[J].砖瓦世界,2020(20):151.
[5]付代军.市政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