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程思政在工程专业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基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认同程思政在工程专业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基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分析

徐松岩赵莹

1黑龙江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哈尔滨市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本研究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了课程思政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创新之处。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融入思政元素等方式,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研究表明,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及分组讨论式教学法的创新方式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对某工程案例的分析来深入挖掘工程造价伦理和职业精神在工程造价中的意义。本论文对工程专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具有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方法;职业道德

引言

随着时代进步,工程教育的重点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而是更加强调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在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对工程专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和创新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既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也可以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课程思政在工程专业教育中的理论基础

1.1 课程思政的概念及特征

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非思政课程的教育思想,其目的在于通过全部课程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它不仅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还着重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课程思政展现了其全方位、隐蔽性、协同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四个显著特点。全面性表现为各门课程均负载着育人责任并产生协同效应;隐蔽性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切忌生硬灌输;协同性需要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之间的互相配合,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时俱进又要求密切结合社会发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更新内容与形式[2]。这一思想的贯彻有利于改变思政教育脱离专业教育的状况,促进教师队伍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2 工程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程专业教育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化的重要手段。首先需要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并在教学过程中巧融其中[3]。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就以案例形式对工程造价诚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学生进行了职业道德培养。二是创新教学方法与途径,利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与践行中接受到思政教育。另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素养与育人能力,把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始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1.3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特点与思政融入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突出。这门课程既要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本原理与方法,又要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此同时,这门课程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政元素也给课程思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来讲,思政融入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通过对工程造价诚信问题的阐述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其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到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当中,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此外,引进中外优秀工程造价师事迹及业绩,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比如在阐述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可以突出绿色建材、节能技术等方面的运用,从而引导学生重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透过这些思政融入点既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又可以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全面发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2《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践

2.1 教学内容的重构与思政元素的融入

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重构并巧妙地融入思政的元素。课程设置包括建筑工程计量和建筑工程计价两大单元,各单元在紧扣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渗透思政教育。在建筑工程的计量环节中,强调了精确计量的核心地位,并融入了大国工匠的计量经验,以此来突出工匠追求卓越的精神,并培育学生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感。在建筑工程的计价环节中,通过研究计价过程中的诚信问题,并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旨在引导学生建立合法和合规的计价观念,并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一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政素养的提高。

2.2 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使课程思政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教学方法需得到大胆的创新。《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可运用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如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分组讨论式教学法等等。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借助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教学资源与互动机会,而线下课堂注重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度阐释与探讨,该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通过制定特定的学习任务来指导学生在完成使命的同时学习并掌握所学内容,从而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讨论式教学法促使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对课程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增进思想碰撞与观点交流,发展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

2.3 教学案例分析

本教学案例依托某体育场施工项目,意在通过对该项目工程造价的分析来深入探究工程造价伦理和职业精神对工程造价的意义。教学时,先通过多媒体资料对该工程进行了基本介绍,主要包括设计理念、建设规模以及技术难点等。然后,指导学生对该项目工程造价构成及计价过程进行分析,尤其对其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模拟计价中可能存在的虚报工程量、抬高材料价格等不诚信现象,使学生能够分析其对工程造价及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同时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突出合法合规计价的意识。

课毕采用问卷调查与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有90%的学生表示经过这个案例的深入学习,他们对于工程造价的伦理和职业道德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有95%的学生表示,在他们未来的学业和职业生涯中,将更加重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测试成绩还表明学生掌握有关知识的程序明显提高。另外,学生对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及其他创新教学方法总体评价较高,并认为其增强了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表1 教学效果评估数据表

评估指标

学生满意度(%)

成绩提升率(%)

教学内容理解

92

25

思政元素认同

90

29

学习兴趣

88

30

团队协作能力

85

21

职业道德认知

95

20

3结语

通过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中的思政实践,不仅成功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大大加强了他们的职业伦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实践表明,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今后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课程思政实施途径要进一步探究与改进,师资培训要不断加强,教师思政教育能力要不断提高。同时要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持续优化,以满足新时期人才的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超. 课程思政视域下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J]. 大学, 2023, (21): 101-104.

[2]宋二玮.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 (19): 128-129.

[3]管清晨,尹海云.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1, (02): 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