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甘肃省嘉峪关市 735100
摘要: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时用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型工程临时用电系统的特点与需求,探讨了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高效设计策略,包括负荷计算、电源选择、线路敷设、配电箱与开关箱设置、接地与防雷措施等方面,旨在为大型工程临时用电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大型工程;临时用电系统;高效设计
引言:大型工程如大型建筑综合体、水利枢纽工程、桥梁建设工程等,其施工过程复杂、周期长、设备众多,对临时用电的需求巨大且要求较高。临时用电系统不仅要满足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要确保用电安全、稳定,避免因电力供应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因此,研究大型工程临时用电系统的高效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型工程临时用电系统的特点与需求
(一)用电设备种类繁多且功率差异大
大型工程涉及多种施工工艺,如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吊装等,相应的用电设备包括塔吊、起重机、电焊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等。这些设备的功率从几千瓦到数百千瓦不等,例如大型塔吊的功率可达数百千瓦,而小型振捣器功率仅几千瓦。
(二)用电负荷动态变化明显
工程施工不同阶段,用电设备的投入使用情况不同。在基础施工阶段,主要用电设备为土方机械和电焊机等;主体施工阶段,塔吊、起重机和混凝土浇筑设备成为主要用电设备。这种用电负荷的动态变化要求临时用电系统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大型工程施工现场通常场地开阔,但同时存在地形起伏、障碍物多、多工种交叉作业等情况。临时用电线路需要穿越不同地形和施工区域,容易受到机械损伤、雨水浸泡、高温烘烤等影响,增加了用电安全风险。
(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
工程施工一旦停电,可能导致正在进行的施工工序中断,如混凝土浇筑中断可能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大型设备吊装中断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临时用电系统必须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电。
二、大型工程临时用电系统的高效设计策略
(一)准确的负荷计算
1.详细统计施工设备清单
对工程施工所需的所有用电设备进行全面梳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功率、使用部位和使用时间等信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分析不同阶段设备的使用情况,为负荷计算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2.合理确定计算系数
考虑设备的同时使用系数、负荷系数和功率因数等因素。同时使用系数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规律确定,一般可取0.5-0.8;负荷系数根据设备的工作特性和负载情况选取,如电焊机的负荷系数可在0.4-0.6之间;功率因数根据设备类型进行估算,如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一般在0.7-0.9之间。通过合理的系数取值,使负荷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用电情况。
3.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
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有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等。对于大型工程,建议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根据设备清单和计算系数,计算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从而确定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计算有功功率(kW),为需要系数,为第台设备的额定功率(kW),为计算无功功率(kvar),为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为计算视在功率(kVA)。变压器容量应根据计算视在功率并考虑一定的备用容量进行选择,一般备用容量可取计算容量的15%-25%。
(二)合理的电源选择
1.充分利用市电电源
优先考虑接入施工现场附近可靠的市电电源。对周边市电电源的容量、供电稳定性、供电距离等进行详细调查评估。如果市电电源容量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求,且供电距离在合理范围内,应优先采用市电供电,并与供电部门协商确定供电方案,包括供电电压、供电线路接入点等。
2.自备临时发电设备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发电设备的容量,选择性能可靠、燃油消耗低、维护方便的发电机组。同时,要合理规划发电机组的安装位置,考虑通风、散热、降噪等因素,并配备必要的储油设施和燃油供应系统。为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可设置自动切换装置,当市电停电时,自动启动发电机组并切换供电。
(三)规范的线路敷设
1.架空线路敷设
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内的架空线路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4m,跨越道路时不应低于6m。电杆应选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如混凝土杆或木杆,并保证电杆的埋设深度符合要求。架空线路的档距应根据导线的类型、线径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宜超过35m。在架空线路的转角、分支和终端处,应设置拉线进行固定,确保线路的稳定性。
2.埋地线路敷设
埋地线路应选用具有防腐、防水、绝缘性能良好的电缆,并在电缆上设置明显的标识。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道路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的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电缆沟应开挖整齐,底部应铺设细砂或软土,电缆敷设后应覆盖细砂或软土,并设置保护盖板。在电缆接头处,应采取防水、绝缘处理措施,确保接头的可靠性。
3.线路保护措施
无论是架空线路还是埋地线路,都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线路经过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如施工现场的道路、材料堆放场等,应增设防护套管或线槽进行保护。在高温、潮湿、腐蚀等环境恶劣的区域,应选用特殊防护性能的电缆,并加强线路的绝缘监测。
(四)科学的配电箱与开关箱设置
1.配电箱与开关箱的配置
根据施工用电设备的分布情况和用电负荷大小,合理配置配电箱和开关箱。一般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原则进行设置,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三级配电,总配电箱和开关箱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箱和开关箱应采用防雨、防尘型,外壳应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
2.电器元件选型与安装
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的电器元件应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和电流大小进行合理选型,确保其额定参数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电器元件应安装牢固、整齐,接线应正确、可靠,导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截面应满足载流量要求。箱内的开关应具有明显的分合指示标志,漏电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3.配电箱与开关箱的位置选择
配电箱和开关箱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一般应设置在干燥、通风、无积水、无杂物的场所。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宜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设置门锁,并在箱门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等。
(五)完善的接地与防雷措施
1.接地系统设计
接地极应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等材料,长度不小于2.5m,打入地下深度不小于0.6m。接地极之间应采用镀锌扁钢或圆钢连接,连接应牢固可靠,焊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TN-S系统的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TT系统的工作接地电阻值和保护接地电阻值均不应大于4Ω。
2.防雷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高耸设备,如塔吊、井架、龙门架等,应设置避雷针或避雷带进行防雷保护。避雷针应采用镀锌圆钢或钢管制作,高度应根据设备高度和防雷要求确定,一般高出设备顶端不小于3m。避雷带应沿设备顶部边缘敷设,并与避雷针可靠连接。引下线应采用镀锌扁钢或圆钢,其截面应不小于48mm²,引下线与接地极之间应可靠连接。
结论:
大型工程临时用电系统的高效设计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准确的负荷计算、合理的电源选择、规范的线路敷设、科学的配电箱与开关箱设置以及完善的接地与防雷措施等策略,可以构建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临时用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临时用电系统设计方案,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临时用电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为大型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利平.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J].科技风,2011(15):271-271.
[2]卞洪磊.施工临时用电系统接地的选择[J].现代建筑电气,2014,5(9):1-4,19.
[3]金波.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接地形式[J].安徽建筑,2004,11(3):97-98.
[4]申强.建筑工地临时用电系统的设置浅析[J].建筑与装饰,2020(12):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