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的实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的实例分析

高博

阜新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阜新市丰源给水设计有限公司  辽宁省 阜新市 123000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节能降耗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其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比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实施节能降耗设计,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实例分析旨在通过对某具体建筑项目的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节能降耗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与效果,以期为相关设计和实践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节能降耗已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不仅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舒适性和使用效率,还直接影响到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传统的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往往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在保证建筑舒适性和使用效率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已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的理论基础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主要由冷热源、冷/热输配系统和末端使用设备等组成。冷热源设备负责提供冷热源,冷/热输配系统负责将冷热源输送到各个末端使用设备,而末端使用设备则负责将冷热源转化为室内所需的舒适环境。

节能降耗设计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热回收技术、置换式通风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等。热回收技术通过回收和利用排风中的能量,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置换式通风技术通过改变通风方式,实现室内空气的均匀分布和高效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则通过调节设备的运行速度,实现能耗的灵活控制和优化。

2、实例项目概况

本实例项目位于某城市中心商业区,是一座集办公、商业、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达到100米以上。项目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外观设计现代、时尚,具有较高的建筑品质和商业价值。

项目建筑在采暖通风与空调方面的需求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规模大、功能复杂,需要满足多种不同使用需求的室内环境;二是建筑高度高、空间开阔,需要采用高效的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来保障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三是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周围环境优美但交通繁忙,需要充分考虑噪声、污染等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3、节能降耗设计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针对项目建筑在采暖通风与空调方面的需求与挑战,制定了以下节能降耗设计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调整。

3.1、冷热源侧节能设计

(1)选用高效、低污染、节能的热源设备。我们选用了热泵机组和地源热泵作为项目的冷热源设备。热泵机组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地源热泵则通过利用地下土壤中的低温热能来提供冷热源,具有运行稳定、能效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2)采用多联机系统、分体式空调等灵活配置的空调系统。根据项目建筑的特点和需求,我们采用了多联机系统和分体式空调等灵活配置的空调系统。多联机系统能够实现多个室内机的并联运行,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运行稳定性;分体式空调则能够根据不同房间的需求进行独立控制,实现能源的灵活分配和利用。(3)通过COP值测算,优化制冷机组的运行效率。我们采用了先进的COP值测算技术,对制冷机组的运行效率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优化。通过调整制冷机组的运行参数和负荷分配,我们实现了制冷机组的高效运行,降低了能源消耗。

3.2、冷/热输配系统节能设计

(1)提升水泵设备本身的运行性能。我们选用了高效节能的水泵设备,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性能测试和优化。通过提高水泵设备的运行效率,我们实现了水系统整体的输送效率的提升。(2)对水系统进行结构性调整。我们采用了一次泵系统和二次泵系统等先进的水系统结构,实现了水系统的灵活调节和高效运行。同时,我们还对管道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布置,减少了管道的阻力和损失,提高了水系统的输送效率。(3)增加智能控制手段。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对水系统的运行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控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的调节和优化,我们实现了水系统的灵活调节和节能运行。

3.3、末端使用侧节能设计

(1)提升末端空调设备(风机)的效率。我们对末端空调设备进行了详细的性能测试和优化,采用了高效节能的风机设备。同时,我们还对风机进行了变频改造,实现了风机运行速度的灵活调节和能耗的优化控制。(2)优化末端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实现了室内空气的均匀分布和高效利用。通过调节送风量和送风温度等参数,我们实现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稳定性的提升。(3)采用热回收技术。我们安装了空气热交换器,回收了排风中的能量,并将其用于预热新风或加热热水等。通过热回收技术的应用,我们实现了能源的充分利用和节能降耗。

3.4、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1)加强建筑物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我们采用了高效的隔热保温材料和技术,对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和地面等进行了详细的隔热保温设计和施工。通过加强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我们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散失和能源的消耗。(2)选用高效节能的门窗、幕墙等建筑构件。我们选用了高效节能的门窗和幕墙等建筑构件,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性能测试和优化。通过选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构件,我们提高了建筑物的气密性和保温性能,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散失和能源的消耗。(3)设置遮阳设施。我们根据建筑物的朝向和周围环境等因素,设置了合理的遮阳设施。通过遮阳设施的设置,我们降低了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减少了室内热量的积累和能源的消耗。

3.5、清洁能源的应用

(1)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我们根据项目建筑的特点和需求,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面等位置设置了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装置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通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我们为建筑物提供了部分电力和热水等能源需求。(2)采用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我们选用了先进的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装置等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性能测试和优化。通过采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我们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节能降耗。

4、节能降耗效果评估与分析

通过对节能降耗设计前后的能源消耗情况、室内环境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4.1、能源消耗情况

节能降耗设计实施后,项目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节能降耗设计前相比,项目建筑的用电量、用水量和燃气量等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用电量下降了约20%,用水量下降了约15%,燃气量下降了约10%。这表明节能降耗设计在实际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4.2、室内环境质量

节能降耗设计实施后,项目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提升。通过优化末端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和采用热回收技术等手段,我们实现了室内温度的均匀分布和湿度的合理控制。同时,通过选用高效节能的门窗和幕墙等建筑构件以及设置遮阳设施等措施,我们降低了室内噪声和污染物的浓度,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

4.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节能降耗设计实施后,项目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一方面,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能源费用支出,项目建筑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采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项目建筑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实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节能降耗设计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所分析的实例项目为类似项目的节能降耗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对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宇.浅析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应用情况及其节能减排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4,(12):122-124.

[2]景燕鹏.浅析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系统设计[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06):77-79.

[3]李少志.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措施研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10):123-125.

[4]厚双龙.关于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策略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20):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