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研究

陈映冰

广州市汇源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数据平台构建、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实践,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与挑战应对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政务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服务;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已成为政务领域的重要资源。政务信息化建设旨在推动政府运行方式的现代化转型,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大数据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关键技术,其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政府决策效率、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挑战及优化策略,为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大数据技术理论基础

(1)大数据技术概述。大数据技术是高效处理、分析并挖掘其价值的一系列技术集合。其核心特征包括数据体量巨大、处理速度快、数据类型多样以及真实性高。这些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手段,为决策提供支持。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能够助力政府实现更高效、智能的治理,推动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大数据技术已成为政务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数据关键技术。大数据关键技术是通过处理分析数据,通过日志收集、网络爬虫等方式获取数据;预处理则包括数据清洗、转换和标准化。数据存储管理依赖于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DFS)和NoSQL数据库,以应对海量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分为批处理和流处理,实现高效的数据运算。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数据以图形化方式呈现,便于理解。隐私保护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匿名化处理等。这些关键技术共同构成了大数据技术的基础。

(3)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它不仅在医疗健康、金融、零售与电商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深刻影响着政府与公共服务领域。通过整合交通流量、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等数据,大数据技术助力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同时,大数据技术还用于政务数据整合与共享,提升政府办公效率、决策科学性及服务质量。此外,在公共安全、宏观经济运行监测等方面,大数据技术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为政府提供有力支持。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政务信息化概述。政务信息化涉及数据资源的开发、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体系的构建以及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等多个方面。我国政务信息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计算机化、互联网化和“互联网+”三个阶段,不断推动政府职责与信息化在时空上的有效对接,为民众提供更加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

(2)政务信息化发展历程。政务信息化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多个阶段。初期以办公自动化为主,引入计算机技术处理文档和报表。随着互联网普及,进入网络建设阶段,建立内部局域网,实现信息共享。随后,应用系统建设成为重点,如政务办公系统、行政审批系统等。近年来,数据整合与共享成为关键,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政务信息化进入智慧政务阶段,注重数据分析与挖掘,实现精准决策和高效管理。目前,政务信息化正向数字政府方向发展,注重数据驱动和平台化建设。

(3)政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政务信息化建设目前面临多重问题。技术层面,存在技术落后、缺乏统一标准规范的问题,导致系统间难以对接,形成“智能孤岛”,制约信息资源的共享应用。此外,还存在资金不足、管理混乱、网络安全隐患、数据质量低及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四、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1)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中的适用性分析。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展现出极高的适用性。政府作为数据密集型组织,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大数据技术能够整合、分析这些数据,为政府提供精准决策支持,优化公共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此外,大数据技术还能促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提升政府治理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化,大数据将在政务信息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力量。

(2)政务大数据平台构建。政务大数据平台构建是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该平台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实现政务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治理与处理平台,完善数据共享服务与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服务,提升数据共享与创新应用效能。同时,注重数据安全,建立完整的安全管控体系,确保数据在流动、共享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政务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建立服务高效、治理精准的新型政府运行模式。

(3)大数据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政务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挖掘、分析海量数据,政府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公众需求,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公共服务热点,提前调整服务窗口和人员配置,减少市民等待时间。同时,大数据技术还能助力政务服务智能化,如智能客服系统能迅速响应民众咨询,提升服务效率。此外,大数据分析还能揭示服务过程中的问题瓶颈,为政府改进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务服务向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4)大数据技术在政务决策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政务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大数据技术能够揭示数据背后的模式和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它不仅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还能通过预测模型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机会。此外,大数据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进行定制化政策设计,提升政策的受众满意度。实时监测与反馈机制使政策能够动态优化,及时应对社会变化,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五、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中的挑战与对策

(1)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中的挑战。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中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困难,导致资源浪费和决策效率低下。其次,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来源多样且分散,采集过程中易出错,影响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再者,隐私保护问题突出,政务大数据涉及大量个人隐私,数据泄露风险高。此外,技术落后和人才短缺也是制约政务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需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数据共享,提升数据质量,加强隐私保护,并引进和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

(2)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中的发展对策。针对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中的挑战,政府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不被泄露或滥用。其次,推进数据共享与整合,打破部门壁垒,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政务数据的高效流通。同时,提升数据质量,加强数据治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加大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为政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决策科学性。大数据技术不仅促进了政务数据的整合与共享,还推动了服务模式的创新,增强了公众满意度与信任度。然而,大数据应用也面临着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及技术更新等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希望后续研究能进一步细化分析,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策略,为政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甘婉霖.运用信息化电子政务平台优化政务管理模式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3,28(06):26-28+32.

[2]王璐,石鹏.大数据视域下政务信息化建设探析[J].办公自动化,2023,28(05):26-28+18.

[3]钟泽灵.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务信息化治理探讨[J].中国信息化,2021,(0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