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宜里学校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初中物理教育的质量要求在教育部门和家长中日益提升。物理实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现象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1]。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侧重于验证性实验,即教师提前设定好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原理、所需仪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只需按照既定流程完成实验。这种模式无需学生主动探索或质疑,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不高,同时忽视了学生的物理基础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限制了学生在物理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鉴于这种情况,物理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的成效。其中,翻转课堂便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翻转课堂;原则;策略
引言: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内化,这种转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自主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原则与策略。
一、翻转课堂的作用
(一)微课在物理学习引导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初步掌握课程内容以及顺利融入课堂节奏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将课前预习视为教学准备的关键一环。相较于传统教学中仅依靠学生翻阅教材进行预习的方式,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更应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结合信息化教育资源,创新预习形式,实现师生角色的有效转换,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具体而言,翻转课堂能够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助力学生构建系统的物理知识框架,优化课程内容组织,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二)构建物理教学情境以提升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绝对主角,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教师已开始注重增强课堂互动性与创新新课程实施方法。然而,受传统观念束缚,部分新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与探索空间。为此,教师应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翻转课堂的视角积极构建物理教学情境。在预习视频中融入小实验,并故意设置错误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仿照视频进行实验。随后,在课堂上通过演示正确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实验过程与数据,积极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与讨论。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颠覆传统的教学流程。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需在家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而课堂则成为解决问题的场所。通过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方式,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模式。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预先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直接在课堂上深化物理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独立完成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获得更多的动手与动脑机会,从而提升实践能力。翻转课堂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促使他们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完美覆盖学生实验学习的各个阶段。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理实验,对实验操作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使物理知识更加贴近实际。例如,在讲解“温度与测量”章节时,虽然温度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仅凭感觉难以准确体会温度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需要引导他们主动体验并测量温度。由于温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仅仅依靠老师的理论讲解,学生难以直观感知温度变化导致的物理状态变化。因此,利用温度计等实验工具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温度变化带来的物理变化,通过实验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一物理知识点,从而获得新的学习体验[2]。
(二)利用翻转课堂通过实验辅助理解知识
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融合实验与理论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物理课本中抽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复杂的物理知识被前置学习,随后通过实验变得直观易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还使他们在实验探索中更加专注。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融合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了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实践操作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纳课堂知识。以“摩擦力”教学为例,这一物理概念较为抽象,但通过让学生上台实验,如在小车上叠放或平放物体并拉动,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可以直观地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接着,通过改变物体数量继续实验,学生又能轻易理解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这一过程深刻诠释了翻转课堂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作用
[3]。
(三)实施趣味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主动性,实施趣味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穿插历史小故事,如在讲解“万有引力”定律时分享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借助讲述或多媒体展示,以此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此外,利用物理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也是增强课堂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例如,利用平面镜和凹凸镜来展示光的反射原理,不仅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应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在物理实验课程中,教师应积极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推动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这包括提升学生的实验室主体地位,使他们在课堂上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他们分析实验原理,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实验的内涵。为此,教师应努力营造积极的实验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翻转课堂的物理实验课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教师的辅助与引导,学生在分析和探索实验中逐步提高物理学习的能力。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部推行了新的教育改革举措,催生了翻转课堂的兴起。这一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师生间的深度互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翻转课堂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理论上值得广泛推广。尽管翻转课堂具备诸多优势及可行性,但教育工作者仍需不断探索与完善。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资源,在物理实验教学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自信,强化他们的知识基础,并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葛桂生.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 :36.
[2]王文涛,薛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家长,2020( 22) :124+126.
[3]周乾坤.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写算,2020( 21)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