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雪芳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6第四小学校

摘  要: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也应进行一定创新。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使得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养。通过朗读文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自身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视域;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朗读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技能,不仅涉及语言的表达,更触及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朗读教学作为文学美感和语言魅力的直接传递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教师需持续探索有效的对策,保证朗读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缺乏有效指导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变革,在课堂当中,学生们的主体性是逐渐增强的,而在朗读的活动当中,老师也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们,让学生们有更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朗读,但这样的做法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例如就会造成学生们只喜欢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自主性也就相对较高,因为老师并没有给学生们提出要求以及指导也就会导致有一部分学生漫无目的来对内容进行朗读,也就不能够发挥出朗读所带来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在课堂当中老师只是让学生们进行朗读,并没有给学生们布置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的任务,所以就很难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会开展朗读教学活动,但是所实施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差无几,学生朗读体验仅限于自行朗读或者跟随教师朗读。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不具备自主朗读能力的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引领,无法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朗读的积极性降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阅读教学失去兴趣时,无法通过文章内容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因此很难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心智发育不相符合,很难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策

(一)注重情感体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情感,理解情境,注重情感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活动、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朗读的感染力和真实感。例如,《在天晴了的时候》这篇课文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清新、舒适、和谐的情感。在朗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情感,理解情境,注重情感的表达。首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情感氛围。课文描述了雨后小径中的一系列景象,如新绿的小草、洗净了尘垢的泥路、抖去水珠的风蝶儿等,这些描写都充满了清新、活泼的情感。与学生一起品味这些描写,引导他们想象自己置身其中的感受,感受大自然的清新和生机。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和真实。在朗读课文时,学生应该尽量准确地把握文中所描述的情感,用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出来。比如,在描述“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时,学生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表达出小白菊逐渐从恐惧到勇敢的转变,以及对温暖的渴望。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朗读课文时所感受到的情感,与同学一起探讨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是如何影响自己的,以及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情感。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二)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重视开展朗读指导

   朗读作为一种有声的阅读方式,对于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进而提升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同时,朗读也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准确地表达文字的情感和意境,这无疑会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要紧跟时代发展与学生学习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开展高效的语文朗读课堂,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由于朗读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对朗读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延长朗读时间。教师可以多花费一些时间组织学生朗读文章,通常8~10分钟的朗读时间最佳。其次是提高学生对朗读学习的认知,使学生明确朗读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清楚知道进行有效的朗读,可以加深对文章的认知与理解,促进自身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朗读学习并积极参与。进行课文《观潮》的内容朗读教学时,教师制定“朗读小舞台”的课堂游戏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朗读,在讲台上进行朗读,由全体同学一起给出评分。在朗读表演完毕后,评分总值最高的学生获得游戏胜利,再由教师评价朗读的不足之处和优点。依据综合性的朗读游戏,确保学生能理解“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等课文句子含义。

(三)重视评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阅读教学,使他们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评价要多样化,要全面,不仅要重视学生朗读的流利性,而且要重视朗读的情感与表达能力。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反馈,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以便及时调整与提高。因此,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口头评估,书面评估,表演评估等。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阅读教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朗读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学科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改提出的相关要求,对朗读教学给予高度重视,针对以往朗读教学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积极寻找相应的对策并且加以运用,例如转变朗读教学的观念、注重情感体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潘雪艳. 浅议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3, (43): 50-51.

[2]林珊珊.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3, (09): 165-167.

[3]曹锦霞.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2, (10): 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