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协同效应及药理基础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协同效应及药理基础研究

何平

萝北县中医医院

摘要: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和放疗虽然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但常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生长,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减轻化疗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协同效应及其药理基础,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药复方;抗肿瘤治疗;协同效应;药理基础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且存在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等问题。传统的治疗手段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中药复方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肿瘤治疗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中药复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草药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具有药性互补、药效增强、副作用减轻等优点。

一、中药复方的协同效应

1、多成分协同作用

中药复方通常包含多种天然化合物,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抗肿瘤效应。例如,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竹茹、大黄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胆癌、胰腺癌等肿瘤。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可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放疗的副作用。此外,绞股蓝注射液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绞股蓝注射液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多靶点调节

中药复方能够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多个靶点,包括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周期调控、凋亡机制等,从而达到更全面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例如,一些中药复方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的作用。抗癌方(黄芪、汉防己、莪术、桃仁等)作用于HepG2人肝癌细胞株,可诱导细胞出现P53高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此外,复方中药注射液(龙葵、白芷、蛇莓、丹参、当归、郁金)能使BGC-823和MCF细胞停滞于G1期,降低3H-TDR掺入率,抑制DNA合成,从而具有杀伤效应。

3、免疫调节

中药复方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例如,六味地黄丸是一味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主要由熟地黄、山药、牡蛎、知母、泽泻等草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益肾养血的功效,适用于乳腺癌、子宫癌等妇科肿瘤的辅助治疗。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中药复方中的一些药物如灵芝、黄芪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清除作用,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4、减轻化疗副作用

中药复方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例如,中药复方中的一些药物如人参、甘草等具有保护肝肾、增强机体耐受力的作用,可以减轻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复方R1(川芎、莪术、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能降低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细胞)mdr1mRNA高表达,进而降低MCF7adr细胞P糖蛋白过量表达,从而减轻化疗耐药性。

5、改善生活质量

中药复方在改善患者食欲、睡眠质量、体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或放化疗的患者,中药复方可以缓解症状,如疼痛、消瘦、贫血等。此外,复方参七汤(当归、木香、陈皮、甘草、获苓、西洋参、黄芪、黄精、半边莲、半枝莲、生半夏、生川草乌、参三七、谷麦芽、佛手花)能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有丝分裂及集落形成,从而直接杀伤BGC-823细胞,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中药复方的药理基础研究

1、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一些中药复方被证实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例如,消结灵(白藓皮、白附子、牛黄、冬虫夏草)可使核糖体溶解,常染色质消失,核仁浓缩DNA模板失活等,导致蛋白质合成障碍,从而直接破坏细胞膜与核膜,使癌细胞失去支架屏障,影响其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线粒体呈空泡样变性,导致能量代谢停止。此外,复方中药注射液(龙葵、白芷、蛇莓、丹参、当归、郁金)和复方参七汤等也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2、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许多抗癌复方中药可调节有关基因水平,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例如,抗癌方(黄芪、汉防己、莪术、桃仁等)作用于HepG2人肝癌细胞株,可诱导细胞出现P53高表达,促进癌细胞凋亡。此外,复方白龙片(白英、当归、龙葵)可以促进BGC-823G1期细胞P16INR40强烈表达,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还可促进抑癌基因Rb、P21的mRNA表达和抑癌基因c-myc 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

3、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步骤,中药复方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途径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例如,一些中药复方中的药物如灯盏花、红花等具有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可以降低肿瘤的营养供给,阻断肿瘤生长的重要通路。此外,复方龙葵注射液对肝癌H22细胞膜表面的磷酸二脂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时又可抑制(Na+-K+)-ATP酶活性的作用,而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4、调节免疫系统

中药复方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刺激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T细胞的活性,从而杀伤肿瘤细胞。例如,六味地黄丸可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复方中药如扶正抗癌方(白术、莪术、苦参、白花蛇舌草)等也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5、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中药复方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这些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例如,一些中药复方中的药物如黄芩、丹参等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三、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是一味辨证施治的经验方,主要由葛根、黄芩、竹茹、大黄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胆癌、胰腺癌等肿瘤。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可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放疗的副作用。

2、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一味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主要由熟地黄、山药、牡蛎、知母、泽泻等草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益肾养血的功效,适用于乳腺癌、子宫癌等妇科肿瘤的辅助治疗。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绞股蓝注射液

绞股蓝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植物,其注射液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绞股蓝注射液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4、红豆杉胶囊

红豆杉胶囊的主要成分为红豆杉皮,具有抗癌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红豆杉胶囊作为中药复方的一种,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优点,常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

5、复方斑蝥胶囊

复方斑蝥胶囊的主要成分为斑蝥、人参、黄芪等,具有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等疾病。复方斑蝥胶囊通过多成分协同作用,能够全面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四、结论

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为其疗效显著提供了保障。通过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技术的运用,中药复方的抗肿瘤机制逐渐被揭示,为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于然,贾立群,裴育莹,等.中药复方LC09颗粒泡洗联合尿素软膏治疗抗肿瘤靶向药物多激酶抑制剂致手足皮肤反应的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20,61(23):2078-2081.

[2]关振霆,曾宪楠,张帅.中药调节金属离子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24,35(08):1982-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