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章桂英

陕西省商南县东兴九年一贯制学校 陕西 商洛 726300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等,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德育素材和生动的德育案例,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策略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红色文化;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比如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等,并将其与课程进行紧密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学生能够一边吸收学科基础文化知识,一边优化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特色文化,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在进行多学科授课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切实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及文化认知。作为教育引导者,要提升对构建思政课堂的重视度,并把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发展。如何在课程思政背景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策略呢?以下是对这一课题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配备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有效融入红色文化的前提。目前,红色文化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师资选拔人数不足和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学校缺乏系统且科学的红色文化培训机制。为此,需要从教师招聘、选拔机制、系统培训、发展空间等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科学招聘、聘请校外专家、与其他机构合作等方式引进专业人才,同时要建立严格的选拔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注重考察教师的红色文化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其次,要注重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红色文化领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等,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此外,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制度,注重对优秀教师的表彰和奖励,以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

二、擦亮班级底色,注入红色教育基因

在知识讲授和观念养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班级德育活动无疑是一个重要途径。擦亮底色,打造具有特色的班级名片,对于提升学生的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班级什么样、自己怎么样,一直都是学生非常关注的话题。所以,在红色文化和班本德育活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关注的内容着手,在充分考虑班级德育情况以及学生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深入探索,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以教师指导、学生民主决议的方式创建红色班集体。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一些革命英雄的先进事迹,感悟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让学生在了解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觉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识和观念。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红色文化精神给班集体命名,如好人好事学雷锋班”“无私奉献张思德班等。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学习英雄模范,争当优秀典型的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班本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存在感,将这些精神真正内化成学生发展的动力,继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

三、整理分析红色资源素材,构建德育校本课程

对小学德育的科学组织推进而言,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能凸显红色文化资源的专业性和有效性,能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全面提升德育指导的有效性。因此,新时期要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针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向、要求等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分析和筛选合适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将红色文化资源中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先进人物故事等作为教学素材,丰富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性、系统性的德育指导模式,切实保障德育引导工作的科学系统。

四、加强红色文化发展技术建设

针对红色文化发展进行的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电子白板媒介,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已经渐趋成熟。在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建设中,应该重视的是信息技术利用方式以及互动联系方式的创新。第一,学校和家庭两方加强互动交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比如,创建专项微信交流平台,促进家校深入联系,共同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和心得,促进学生思考和成长。因此,重点在于对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借助微信等平台,既可以交流信息,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信息反馈,实现促进文化传播和系统持续优化的目标。第二,搭建一个优质网站,通过在网络上建设专有信息平台,做到高效交流和有效分享,提高群体互动性,提高共同学习效率和水平。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构建和维护一个网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借助家校两端的力量,发挥全体师生的能力,通过自主方式,实现红色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和发展。以专项网站为核心,打造红色文化交流发展中心,引导师生共同实践和探索,最终实现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以亲身践行的方式促进文化发展和自身成长。

五、依托红色歌曲,开展德育活动

歌曲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同时它也是我国红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歌曲不仅内涵丰富,其旋律也十分的慷慨激昂,在每一首红色歌曲的背后,往往也隐藏着一段我国的革命历史。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引入红色歌曲,可以让学生们在感受到红色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帮助小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首先,在进行德育教育这一工作时,为学生们播放一些红色歌曲,并在歌曲播放完毕后,为学生们讲解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们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各类光荣历史事件,感受其中的红色文化。其次,学校也可以把上课的铃声以及下课的铃声设置为红色歌曲,使学生们可以耳濡目染去感受其中的红色文化内涵。最后,学校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些红色歌曲演唱活动等,通过比赛的形式,赋予课余生活更大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德育内容的渗透。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创建红色文化教学情境、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加强家校合作以及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策略,可以有效推进红色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融入。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小学德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