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催眠疗法对新冠疫情后患者躯体化症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5月于我院心理睡眠科收治的感染新冠病毒后伴随躯体化症状、失眠、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氟伏沙明配合催眠疗法治疗。使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症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得分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躯体症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明显较治疗前好转,且随治疗时间的进展,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催眠疗法可有效缓解新冠疫情后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继而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关键词】马来酸氟伏沙明;催眠疗法;新冠疫情;躯体症状;睡眠质量;负性情绪
新冠病毒因具有传染性强、隐匿性高的特点,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广泛传播,成为了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多伴随病程迁延、症状反复持续应激等特点,不仅直接影响躯体健康,同时也遗留下各种负性情绪[1]。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大约6万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症状的分别有75%、71%、68%,即2/3的患者存在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2]。同时,新冠疫情高峰后,全国心理、睡眠病人就诊人数呈井喷式发展,给个人、家庭、社会等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疗法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其中马来酸氟伏沙明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而具有高度选择性[3]。催眠疗法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身心疾病的心理疗法,通过改变皮层感觉中枢来减轻躯体不适和负性情绪,此外,催眠还能使躯体放松,使病人的主观感觉的改变和注意力分散相结合,重构不愉快的情绪和躯体的感觉[4]。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观察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催眠疗法对新冠疫情后躯体化症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期寻找安全有效,经济简单的方法治疗新冠病毒疫情后遗症,帮助更多的人提高生活质量,更好的回归社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5月于我院心理睡眠科收治的感染新冠病毒后伴随躯体化症状、失眠、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病例组患者均有由1名内科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分别进行病史采集及精神检查,诊断明确后方可入组。
1.1.1诊断标准
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1)具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相关临床表现;(2)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血清学检查结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新冠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恢复期新冠病毒特异性 IgG 抗体水平为急性期 4倍或以上升高。
1.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大于 18周岁,小于80岁;(3)就诊时临床表现各种躯体化症状,睡眠下降、焦虑、抑郁负性情绪。(4)患者思维清晰,对答流程,可准确表述临床症状;(5)自愿参加本课题,并签署患者的知情同意书;(6)预计患者半年内能坚持随访。
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岁,大于80岁,文盲;(2)不满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相关条件;(3)合并有严重原发疾病的患者,例如严重的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4)精神性疾病,无表达能力者;(5)就诊时无临床表现各种躯体化症状,睡眠下降、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1.1.3剔除标准与终止与脱落标准
剔除标准:(1)发现存在不属于纳入标准范围内的患者,应当予以剔除; (2)未依据研究计划开展治疗的患者;(3)试验阶段中没有根据治疗方案完成指标评定;(4)治疗后无任何可分析记录的患者;(5)如果服用了其他禁用药品,而造成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无法评价。终止与脱落标准:(1)所纳入的患者出现显著的身体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停止试验。(2)所纳入的患者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应当立即停止试验。(3)纳入的患者不愿意继续参加试验者。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给与常规治疗(1)常规的心理护理,睡眠护理,观察病情,健康指导;(2)戒烟戒酒,避免过量饮如咖啡或碳酸饮料;(3)给予马来酸伏氟沙明片,起始剂量50mg/日,口服一周后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对剂量进行调整,可调为100mg/日。
1.2.2观察组
在运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配合催眠疗法治疗。
催眠疗法:进行前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告知基本操作流程、干预细节及需要配合的事项。整个疗程为12周,每周4次,每次30分钟。心理干预小组成员固定,包含一名精神科医生及多名心理治疗师。每次治疗最后阶段,用催眠结束每次的干预。
操作流程:催眠场所环境要求安静、整洁、温馨,拉上窗帘遮挡阳光,室内保持光线黯淡,被试者均取半卧位,闭上眼睛,嘱深呼吸,慢慢调整其呼吸节奏至平静有规则,进而使全身肌肉进入放松状态,一面令患者凝视填充错觉图片,同时通过单调低沉的语调及慵懒柔和的言语反复给予暗示,促使患者在脑海中构造出眼皮紧了、变重了、睁不开了,越睁眼便会愈发疲惫的氛围,通过描绘大海、蓝天、沙滩、雨后等舒适惬意场景诱导患者放松四肢全身,暗示其上肢、下肢、全身都松弛无力了,从而逐渐进入催眠状态。催眠快结束的时候,数54321,现在带着这种温暖、舒服、充满能量的感觉,回到这个房间。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 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估患者躯体化障碍情况,由20个条目组成,总分0-60分,得分>36分判定为阳性[5]。(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情况,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6]。(3)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由17个条目组成,总分0-68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深[7]。(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由14个条目组成,总分0-56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情绪越高[7]。
1.4统计方法
采用 SPSS26.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及构成比描述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取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60例患者,研究组对照组各30人,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 研究组(n=30) | 对照组(n=30) | t/X2值 | P值 |
性别 | 0.510 | 0.612 | ||
男 | 15 | 17 | ||
女 | 15 | 13 | ||
年龄 | 37.5±10.872 | 36.9±8.707 | 0.236 | 0.814 |
学历 | -0.872 | 0.387 | ||
小学及以下 | 17 | 15 | ||
初中 | 10 | 9 | ||
高中及以上 | 3 | 6 |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患者躯体化症状得分呈下降趋势, 患者躯体化症状障碍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治疗2月后、治疗3月后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比较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1月后 | 治疗2月后 | 治疗3月后 |
干预组(n=30) | 32.11±3.50 | 21.17±3.13 | 14.47±5.74 | 12.40±3.96 |
对照组(n=30) | 31.53±3.54 | 26.40±3.66 | 18.53±5.04 | 15.06±4.24 |
t值 | 0.623 | -5.949 | -2.915 | -2.516 |
P值 | 0.536 | <0.001 | 0.005 | 0.015 |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呈下降趋势, 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治疗2月后、治疗3月后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比较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1月后 | 治疗2月后 | 治疗3月后 |
干预组(n=30) | 13.17±3.71 | 8.13±2.37 | 5.23±2.18 | 4.27±0.98 |
对照组(n=30) | 13.36±3.46 | 9.90±2.83 | 7.40±2.09 | 5.10±1.49 |
t值 | -0.216 | -2.618 | -3.929 | -2.555 |
P值 | 0.830 | 0.011 | <0.001 | 0.013 |
2.4 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得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患者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得分呈下降趋势, 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治疗2月后、治疗3月后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及表5。
表4: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比较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1月后 | 治疗2月后 | 治疗3月后 |
干预组(n=30) | 25.67±3.52 | 15.73±2.41 | 9.33±2.37 | 6.57±2.11 |
对照组(n=30) | 25.50±3.46 | 18.60±2.74 | 12.57±3.07 | 8.57±2.60 |
t值 | 0.185 | -4.309 | -4.567 | -3.2740 |
P值 | 0.854 | <0.001 | <0.001 | 0.002 |
表5: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得分比较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1月后 | 治疗2月后 | 治疗3月后 |
干预组(n=30) | 18.17±3.91 | 12.37±3.03 | 9.00±1.68 | 4.63±1.00 |
对照组(n=30) | 18.37±3.67 | 15.17±2.63 | 11.63±2.14 | 7.00±1.64 |
t值 | -0.204 | -3.821 | -5.298 | -6.75 |
P值 | 0.839 | <0.001 | <0.001 | <0.001 |
3讨论
感染新冠病毒后,由于多种躯体症状的出现,广大普通民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形成了持续的不良心理应激状态,而负性情绪,睡眠障障碍是最为常见的新冠疫情后遗症。刘占肖等
[8]对25例痊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深入访谈交流后发现,患者康复后对疾病仍充满担忧,担心再次感染和复阳,主要表现在过度关注个人躯体化障碍情况和周围环境,不自主的回忆痛苦,怀疑自己,对于回归社会产生恐慌,导致睡眠质量急剧下降。研究显示[9],睡眠是维持躯体功能正常运作的重要部分,睡眠质量与躯体症状存在显著相关性,睡眠质量下降易导致各种躯体化障碍,继而加重焦虑抑郁状态。而新冠病毒感染者由于阳性症状的影响,频发早醒、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二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导致患者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社会适应力逐步退化。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寻找安全有效,经济简单的疗法治愈新冠疫情后患者后遗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恢复社会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催眠疗法联合治疗后,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得分情况呈下降趋势,躯体不适感得到明显改善。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5-HT受体,对5-HT的吸收情况进行抑制以此来增加5-HT自身浓度,改善病情及躯体不适感,这与米莉等[10]人的研究相一致。同时在催眠的状态下,患者会出现感知觉的改变,如头晕头疼、胸闷心慌、疲乏淡漠等症状会减轻,帮助缓解躯体的各种不适,重塑躯体感觉[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催眠疗法联合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水平降低。研究表明[12],服用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在后,能够减少对肾上腺素的影响,对患者神经异常反应进行纠正,继而缩短患者入睡时间,同时抑制肝脏对褪黑素的代谢作用,增加血清内褪黑素水平,提高整体睡眠质量。催眠疗法被认为是可行的治疗睡眠障碍的成熟技术之一,临床上常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方法。在良性语言的暗示作用下,能够放松身心并消除慌张不安的情绪,与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联用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入眠,维持睡眠时间,保障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催眠疗法联合治疗后,焦虑抑郁(HAMA/HAMD)得分水平降低。一项针对抑郁焦虑患者的研究证实[13],马来酸氟伏沙明具备起效快、稳定性好、抗抑郁效果明显等特点,并能够调节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继而发出交感神经冲动信号,保持精力充沛、心情愉悦。此外,催眠疗法以积极肯定的语言对患者进行诱导,从而使其带入到充满自信、力量、生机勃勃的高光时刻,解构不愉快情绪。
4小结
综上所述,对新冠疫情后患者采用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催眠疗法这一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能有效减轻的躯体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纠正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这一方案安全有效,经济简单,能够为日后临床医师制定因重大公共性传播疾病带来的身心疾病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此外,由于本研究数据仅源于一家医疗机构,存在一定局限,未来需加强合作,进行跨地区、多中心研究,以期进一步构建更完善的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1]杨之旭,彭海云,辛素飞. 疫情后期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变迁趋势及其潜在因果: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学报:1-15.
[2]Jing D ,Ni X Z ,Nam J C , et al.Daily Effects of COVID-19 News on Personal Protective Behaviors Through COVID-19 Anxiety: The Significance of Direct Wuhan Epidemic Exper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23.
[3]王增旋, 陈燕华, 张程赪. 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抑郁障碍伴焦虑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 28 (10): 1449-1452.
[4]Fikri H L ,As'ad S ,Hatta M , et al.Hypnotherapy influence on maternal psychological, breastfeeding, mRNA-OXTR expression, and OXTR protei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2024,11-15.
[5]韩标, 孔晶, 刘伟等. 亚健康状态躯体症状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06): 382-385.
[6]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02):103-107.
[7]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09):676-679.
[8]刘占肖,杨雅,宋园园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回归社会后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23(12):89-92.
[9]Caroci A D ,John A R .Sleep quality and the intention to modify sleep behaviors among night-shift nurses[J].Nursing,2024,54(3):54-58.
[10]米莉,李娟,刘兴康.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联合直流电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西部医学,2024,36(01):130-134.
[11]赵艳红,单义辉,马连华等.催眠疗法对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8):41-42.
[12]孙瑞洁,陈海莉,潘艳娟等.坤泰胶囊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且伴有抑郁的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06):75-78.
[13]朱伟,冯青.马来酸氟伏沙明对抑郁患者抑郁 症状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1):2641-2643.
基金项目:赣州市科技局指导性课题(编号:GZ2023ZSF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