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1
/ 2

智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许玥

370303198909031729   山东省淄博市  255022

摘要:智慧水利系统属于一种项目建设一体化管理的方式,它将 BIMGIS、无人机倾斜摄影、传感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对传统的水利施工现场参与方进行现场管理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造,从而使项目的可视化、智能化得以实现。在项目中的运用,在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境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并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它应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更多的推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技术的水利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并对如何实现水利项目的智能化运营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慧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施路径

引言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智慧化水利工程是一种新兴产物,它将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的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对水灾的防护能力,还可以利用智能化水利工程来提高水资源的质量,从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1.智慧水利建设内涵

智慧水利建设是将 BIMGIS、无人机倾斜摄影、传感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对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实时感知、互联互通、融合共享、智慧决策的目的。通过对工程实体的几何、物理、行为、规则等多方面的关联进行准确刻画,通过对工程实体的动态变化进行动态的模拟仿真,对工程实体进行评价、优化、预测和决策。运用项目智能管控平台精细化、信息化、实时化、可视化的特征,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环境实施更有效的管理。

2.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2.1.缺乏完善的规范体系

水利工程智慧化由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两部分构成,但是在实际运营中,水利工程中所含有的信息化内容比较少。

2.2.监测点的覆盖度偏少

水利工程规模很大,所需的监测站点很多,但在实践中,其监测站点却很少,即使在一些区域内建立了监测站点,其面积也相对较少,无法适应当前水利建设的需要。

2.3.信息功能不完善

当前,国内的水利工程智慧化更多地表现在信息查询方面,通过智慧水利工程,可以对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归纳,并通过图形来显示。但是,要实现真正的水利工程智能化,就需要在这些基本的查询功能以外,增加运行和调度的功能,同时对水利工程增加动态跟踪、水利工程运行决策等功能。

2.4.缺乏完善的运行维护体系

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久,牵扯到的部门比较多,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从而对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会对整体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水利工程智慧化基本上都是由水利工程的上级管理部门来负责,所以,在推进智慧水利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管理部门给予大力的支持,建立健全的运营维护体系,这样才能让水利工程尽早地达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2.5.网络技术私密性差

尽管,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在水利工程智能化的进程中,大部分的水工自动化系统都是借鉴了国外的。水利控制系统在运转时,必须与互联网相连,而在联网的时候,也极有可能被黑客入侵,从而对信息数据的安全产生威胁,这不但会对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产生危害,甚至会对国家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

2.6.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水利水电项目的智能化运作与管理中,对有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在现实工作中,尽管有许多水利工程运营管理的工作人员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与水利工程的智能化管理进程相适应。许多资格较老的专业人士对新的科技十分抗拒,他们的管理理念也相对滞后,这对我国水利工程的智慧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此外,部分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分配,这就使得在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智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施路径

3.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虽然现在的水利设施越来越智能化,但在运营和管理上,还是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合作。要从本质上提升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营管理工作的效能,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并对其进行培训,使之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为水利工程与其他项目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水利主管部门应该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适合本单位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要引进更多的专家来参与到水利事业的智能化运营和管理中来,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一些专门的培训,把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引进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只有如此,才能够为水利事业智能化运营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预警制度

水文灾害是水利工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灾害,其影响范围很大,而且在控制上也会有很大的困难,这给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水利水电智慧运营与管理的时候,管理者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状况,建立一个健全的水利系统的预警体系,对潜在的水灾进行预测,并对水灾资料进行详

分析,为制订水灾预警体系提供更多的参考,以降低水灾对我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地区等因素,对水利工程的预警系统进行了自动调节,进而运用智能水利进行了有效的运营与管理,实现了对我国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3.3.对检测系统进行全面管控

在进行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的时候,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和补充,从而为其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管理人员要建立智慧化勘探机制,利用先进的检测系统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在进入雨季之后,要充分地做好防汛工作的准备,减少洪水对居民的冲击。同时,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要对智慧化运营管理的重要性有足够的了解,并要积极引导全体员工主动地参加到水利工程的智慧化运营管理中来。

3.4.管理部门追加资金投入

目前,制约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大因素是缺少相关的资金,在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营管理工作中,有许多先进的装备,缺少相关的资金,将会影响到其工作的质量。为此,水利事业的经营单位应继续加大投入,为水利事业的智能化经营和管理工作创造更多的方便条件。有了充足的资本,他就可以购买更好的管理设施了。此外,要持续地对水利工程智能运营与管理系统进行升级与改进,以提高信息资料收集的精度。

3.5.将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在实现智慧水利工程过程中,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因为缺少健全的网络环境,因此对水利工程的网络利用率运营管理的核心产生了影响。水利工程的管理者要不断地优化网络环境,并构建健全的信息数据库,为水利工程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信息数据。为使水利工程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并完善与水利有关的数据,推动水利工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之,目前,在进行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工作的时候,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有关工作人员针对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改进对策,从而既可以提升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营管理工作的效率,又可以为国家水利行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斌.智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施路径研究[J].治淮,2023,(06):42-43.

[2]陈雷.浅谈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现状及实施路径.建筑科学,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