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3
/ 2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全彩丽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450052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发现优质护理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护理;干预措施

引言: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A组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3-10岁儿童,且春秋季为高发期。该疾病以咽喉部疼痛、高热、厌食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某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确诊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采用了随机抽签法将这60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包含30例患儿。在纳入标准上,严格遵循了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确保所有患儿均符合该疾病的定义和特征。同时,也排除了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儿,以避免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通过对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一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在基线水平上具有高度的可比性,为后续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接受的是医院标准的常规护理流程。护理团队首先会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并发症等,以增强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护理人员会详细指导家属如何协助患儿完成各项必要的医疗检查,如血常规、咽拭子检测等,以便医生能够准确评估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日常护理方面,对照组患儿家属会被告知一系列的基本注意事项,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患儿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等。护理人员还会定期巡视病房,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并记录下相关数据以供医生参考[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在享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还额外接受了更为全面和细致的优质护理服务。这些优质护理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高热护理

在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过程中,高热是患儿常见且需密切关注的症状之一。高热不仅会增加患儿的不适感,还可能对机体的其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会定时、准确地为患儿测量体温,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一旦发现患儿体温升高,特别是超过38.5℃时,护理人员会立即启动降温程序。对于体温尚处于可控范围内的患儿,护理人员会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法。这包括使用温水为患儿进行全身擦浴,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的热量;或是在患儿的额头、颈部、腋下等大血管经过处放置冷毛巾或冰袋,利用冷传导原理降低局部温度,进而达到全身降温的效果。这些物理降温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不会对患儿造成额外的身体负担。然而,当物理降温措施无法有效控制患儿体温,或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等紧急情况时,护理人员会迅速与医生沟通,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药物降温通常选择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会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确保患儿能够在安全范围内迅速降温,同时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护理人员还会密切关注患儿在高热期间的病情变化,如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呼吸频率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通过全面、细致的高热护理,护理人员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和不适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3]

(2)饮食护理

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他们鼓励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新鲜蔬果等,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和疾病恢复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患儿咽部疼痛可能影响进食,护理人员会推荐以流食和半流食为主的食物,如面汤、米汤、果汁等,并避免给予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患儿的不适感[4]

(3)口腔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口腔内常有疱疹和溃疡形成,这不仅会影响患儿的进食和呼吸,还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因此,护理人员会特别注重患儿的口腔护理工作。他们指导患儿及家属勤刷牙或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对于年龄较小或无法自理的患儿,护理人员则会亲自为他们进行口腔清洁和护理,以消除口腔内的细菌和病毒残留,避免继发性感染的发生。

(4)出院前指导

在患儿即将出院之际,护理人员会向患儿及家属发放健康手册和复诊卡等资料,详细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复诊安排。他们提醒患儿及家属继续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鼓励患儿按时复诊,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儿的康复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护理人员还会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5]

2结果

2.1 护理成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高热惊厥、脑炎、口腔感染等)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成效对比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d)

并发症发生率 (%)

观察组

30

3.3±1.0

10.0

对照组

30

5.3±1.5

33.3

2.2 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观察组

30

20

9

1

对照组

30

15

9

6

3讨论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作为一种急性传染病,其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发现优质护理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优质护理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高热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等,有效缓解了患儿的痛苦和不适,提高了其治疗配合度和舒适度。同时,健康指导和出院前指导等措施也增强了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复发和传播。

综上所述,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优质护理模式以改善患儿预后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惠安.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该如何应对[J]. 家庭医学, 2024, (08): 15.

[2]梁茜, 卢秀, 谭丽琴, 梁琼, 唐娟, 张若杰. 141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流行病学及血常规特点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24, 14 (14): 63-66.

[3]涂秀, 束国防, 唐彬. 血清IL-6、PCT、hs-CRP联合检测在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 (34): 90-93.

[4]蔡旺林, 杨娜, 任丽君, 白晓潇, 张颖, 刘玉敏. 2018—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哨点医院疱疹性咽峡炎监测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23, 38 (04): 219-224.

[5]徐少艳.开喉剑喷雾剂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3,31(07):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