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基于创伤团队护理流程优化与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3
/ 2

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基于创伤团队护理流程优化与效果评价

杨欢

嵩明县人民医院创伤中心6517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基于创伤团队协作的护理流程优化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基于创伤团队协作的优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创伤团队协作的护理流程优化能有效提高多发伤患者救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发伤患者;创伤团队协作;护理流程优化;救治效果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器官的较严重损伤,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传统的多发伤救治护理流程常存在分工不明确、衔接不顺畅等问题,易延误患者救治时机。创伤团队协作模式强调多学科协同作战,以患者为中心,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救治流程。近年来,该模式在创伤救治领域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创伤团队协作的护理流程优化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 120 例。纳入标准:符合多发伤诊断标准;年龄 18 - 65 岁;受伤至入院时间在 6 小时以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肺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救治者;合并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伤情严重程度(采用 ISS 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流程,患者入院后由急诊科护士按常规进行分诊、挂号、通知医生,各科室医生分别进行会诊、检查、诊断及治疗,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各环节相对独立,缺乏系统性协作。

观察组:实施基于创伤团队协作的优化护理流程。

(1)组建创伤团队:包括急诊科医生、护士、普外科医生、骨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影像科医生、检验科医生等多学科专业人员,明确各成员职责。

(2)预诊分诊优化:患者送达急诊科前,通过急救指挥中心与医院信息系统联动,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创伤团队提前做好准备,患者到达后 1 分钟内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快速初评,5 分钟内完成详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受伤部位、意识状态等,并佩戴相应标识。

(3)绿色通道畅通:开辟多发伤患者专用绿色通道,简化挂号、缴费、检查等流程,各科室紧密协作,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项必要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在 15 分钟内出结果,检验科 30 分钟内回报关键检验指标。

(4)一体化救治:创伤团队成员在患者床边集中会诊,共同制定救治方案,护理人员全程参与,根据方案迅速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如气道管理、液体复苏、伤口包扎等,确保救治的连续性与高效性。

1.3观察指标

(1)救治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从入院到开始确定性治疗的时间)、住院时间。

(2)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3)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救治过程的满意度,满分 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85 - 100 分)、满意(60 - 84 分)、不满意(<60 分),计算满意度(非常满意 + 满意)/ 总例数 ×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救治时间

观察组的急诊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对照组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比较 (n = 60)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急诊救治时间(分钟)

35.2 ± 5.6

52.3 ± 7.8

10.23

<0.05

住院时间()

12.5 ± 2.1

17.3 ± 3.2

8.76

<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3.3%(8/60),其中肺部感染 3 例、深静脉血栓 2 例、伤口感染 3 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0.0%(18/60),其中肺部感染 7 例、深静脉血栓 6 例、伤口感染 5 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 60)

并发症类型

观察组

对照组

χ²

P

肺部感染

3  (5.0%)

7 (11.7%)

-

-

深静脉血栓

2  (3.3%)

6 (10.0%)

-

-

伤口感染

3 (5.0%)

5 (8.3%)

-

-

总并发症发生率

8 (13.3%)

18 (30.0%)

4.67

<0.05

2.3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0.0%(54/60),其中非常满意 35 例,满意 19 例;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 70.0%(42/60),其中非常满意 22 例,满意 20 例。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 = 6.67,P<0.05)。

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 60)

满意度等级

观察组

对照组

χ²

P

非常满意

35 (58.3%)

22 (36.7%)

-

-

满意

19  (31.7%)

20 (33.3%)

-

-

不满意

6  (10.0%)

18  (30.0%)

-

-

总满意度

54  (90.0%)

42 (70.0%)

6.67

<0.05

3.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基于创伤团队协作的护理流程优化相较于传统护理流程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组建创伤团队、优化预诊分诊、畅通绿色通道及实施一体化救治等措施,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与住院时间,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机,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此外,患者对救治过程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综上所述,基于创伤团队协作的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切实可行,能显著提升救治效果与医疗服务质量,值得在各级医疗机构广泛推广应用,以推动创伤救治事业的发展,提高多发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深入研究该模式的长期效益及潜在问题,持续改进创伤救治护理流程。

参考文献:

[1]郑锐,李付华,赵向珂,等.规范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4,30(06):189-191.DOI:10.16193/j.cnki.hnwk.2024.06.019.

[2]丁银菊,何燕飞.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联合中医急救方法在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的作用分析[C]//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医学护理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智慧医学篇).长沙市第一医院;,2024:4.DOI:10.26914/c.cnkihy.2024.049345.

[3]曾华健.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急诊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4,41(04):91-93.

[4]胡光侠.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4,53(03):238-240.

[5]杨泰涛,陈荣三.急诊多发伤患者的流程再造理论急救护理干预效果[J].西藏医药,2024,45(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