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 661600
【摘要】目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共40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共4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生活质量量表分析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尽早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部分患者术后需行永久性肠造口,这不仅改变了患者的正常排便途径,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功能障碍、社会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2]。心理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通过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改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结直肠癌患者均为本院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有完整临床随访资料,并均行手术及造口治疗,共观察80例,年龄为32~76岁,平均49.2岁。其中结肠癌33例,直肠癌47例。将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共40例,对其进行全程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于预及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共40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造瘘口的护理:使患者学会会阴伤口消毒方法,并指导患者多做提肛运动,增加会阴伤口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训练排便习惯,结合自我定时反复刺激,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造口自我护理的能力,正确使用肛门袋,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肛门袋。人工肛门开放1周后,开始扩肛,松驰肛周肌肉,保持人工肛门通畅,避免因腹肌收缩及肠管回缩引起的肛门狭窄及排便困难。具体方法为:食指左右交叉伸人造瘘口内4 cm,1~2min/次,插人手指时,切勿过深,防止肠穿孔,扩肛时,患者张口呵气,避免增加腹压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造口水肿、狭窄、膨出等,使患者有心理准备。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注意饮食方式及饮食卫生、防止腹泻,避免过多粗纤维饮食及辛辣食物,做好造口处的卫生[3-5]。
观察组进行全程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于预。具体如下。
(1)个体化心理疏导:主动接近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行为、生活背景、心理状态及认知程度,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帮助其解答疑问,赢取患者的信任感。提供心理支持:针对患者出现的自闭心理、焦躁状态等,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安慰、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克服悲观情绪,唤起患者治疗的信心,鼓励其战胜疾病的勇气,正确面对现实,使患者从极度绝望和痛苦中尽快摆脱,克服自卑心理。家属配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家属的配合,共同关心患者。通过定期电话随访、举办疾病健康教育讲座、微信群沟通等方式,鼓励患者做好造口监测日记,记录造口更换时间及造口周围的皮肤黏膜情况,以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居家护理近况,掌握其病情发展与心理变化[6-8]。
(2)认知干预:疾病知识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方式、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等,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9]。通过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主动性和自信心。正念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正念训练,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缓解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度。正念训练不仅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改善睡眠质量,还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模式,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复发。
(3)情绪管理:情绪宣泄:教会患者宣泄情绪的具体方式,如听音乐、看电视、散步等,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存在烦躁情绪的患者,可通过播放具有正能量的音乐,帮助其缓解情绪。集体干预:通过集体健康宣教、小讲课、倾听音乐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性、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改变患者对特定相关问题的行为模式。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细心、耐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4)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向家属通报患者的康复情况,引导他们利用亲情的力量来鼓励患者,坚持每天在室外进行30分钟的锻炼,帮助患者康复。通过定期举办护理常规知识讲座,提升家属的家庭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10]。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支持度。通过病友之间的相互支持和沟通,调整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疾病治疗的整体效果和效率。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则以(x±s)表示。另外,采用t值和χ2检验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在P<0.05的情况下,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x±s,分)
组别 | n | 物质生活 | 心理功能 | 躯体功能 | 社会功能 |
对照组 | 40 | 88.56±2.98 | 86.15±2.79 | 88.19±3.99 | 85.49±3.22 |
观察组 | 40 | 95.68±3.76 | 94.42±3.46 | 94.32±3.10 | 93.81±3.77 |
t值 | 12.789 | 8.462 | 6.341 | 7.470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不满意有1例,对照组中不满意有8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P<0.05)。
3讨论
本实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年龄及体重等相关因素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尽早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1]。由于观察组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失落及自卑心理。同时对其进行详细的饮食指导,使其多摄人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等食物,保证了充足的营养。护理干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体贴患者,使其感到温暖,都能使患者较大辐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注意到,良好的社会支持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临床中应多开展该方面的相关措施。总之,全程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玲玲.IKAP理论指导下护理模式结合规范化护理干预对伤口造口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9):167-170.
[2]董舒婷.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直肠癌肠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003):033.
[3]徐坤.4C延续性护理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Herth及KPS评分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21,51(7):34-36.
[4]黄理好,庄惠真,王小燕.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4):3.
[5]肖利平,杜平丽.心理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5):1.
[6]曹晓丽.延续性干预措施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预后与心理状态影响的分析[J].心理月刊,2021,000(005):P.77-78,86.
[7]顾玉莲.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造口健康状态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40(2):2.
[8]刘京.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式的护理策略对肠造口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22.
[9]张春霞.了解延续护理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1.
[10]杨波.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心理护理+造口护理的应用[J].2019.
[11]刘梅.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