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650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叙事疗法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引入与创新应用及其对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护理案例教学中融入叙事疗法。通过人文关怀能力测评量表等工具收集数据,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在知识掌握、人文关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在各项测评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叙事疗法的引入能有效提升护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从技术学习迈向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叙事疗法;叙事疗法;人文关怀能力;教学创新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专业技术操作,人文关怀能力愈发凸显其重要性[1]。护理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亟需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这一趋势。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模式,强调个体故事的讲述与重构,在挖掘患者内心世界、促进共情理解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将其引入护理案例教学中,有望打破传统教学重技术轻人文的局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患者体验,提升人文关怀能力[3]。然而,目前关于叙事疗法在护理教学领域系统应用与创新实践的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探索从技术传授到人文关怀培养的有效教学路径。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某医院护理实习生两个平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 人。两组学生在前期基础课程成绩、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实习教学法,带教老师依教学大纲和规范传授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演示后让实习生模仿练习并指导纠错,以课堂讲授和视频教学等方式教理论知识并布置作业巩固,实习生按常规排班参与日常护理工作,最后综合实习表现、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掌握情况评估。
观察组采用创新教学法,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操作技能训练通过临床护理情景模拟让实习生扮演不同角色,理论学习用小组讨论式,护理中引导实习生关注病人需求心理、沟通改进工作,组织病例分析会培养临床思维,评估更侧重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及整体护理能力等方面表现,以此对比两种模式对实习生多方面发展的影响。
1.3评价工具
(1) 理论知识考核:在实习结束统一开展闭卷测试,全面考查护理实习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试卷满分为 100 分。
(2) 人文关怀能力测评量表:选用经过验证的成熟量表,从认知、勇气、耐心、同理心 4 个维度出发,涵盖 30 个条目来评估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每个条目按 1 - 5 分进行评分,总分为 150 分,分数越高意味着人文关怀能力越出色。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问卷:旨在洞悉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成长的认知情况,涉及学习兴趣、对患者理解深度等 10 个方面的问题,采用 1 - 4 分的计分方式。
1.4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实习期初、末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各项测评,收集数据运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²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平均成绩为(78.2 ± 6.5)分,观察组为(82.5 ± 5.8)分,观察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1)。
表1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n=50)
组别 | 平均成绩 (分) |
对照组 | 78.2 ± 6.5 |
观察组 | 82.5 ± 5.8 |
t | 3.45 |
P | 0.001 |
2.2人文关怀能力测评
在人文关怀能力测评中,观察组在认知、勇气、耐心和同理心各维度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分方面,观察组134.1分远超对照组110.5分(P < 0.001),表明叙事疗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表2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测评比较 (n=50)
维度 | 对照组 | 观察组 | t | P |
认知维度 | 32.5 ± 4.2 | 38.6 ± 3.9 | 6.78 | <0.001 |
勇气维度 | 25.3 ± 3.6 | 30.2 ± 3.2 | 7.12 | <0.001 |
耐心维度 | 28.1 ± 3.1 | 33.5 ± 2.8 | 8.01 | <0.001 |
同理心维度 | 24.6 ± 3.8 | 31.8 ± 3.5 | 9.23 | <0.001 |
总分 | 110.5 ± 9.8 | 134.1 ± 10.2 | 10.56 | <0.001 |
2.3学生自评与互评问卷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学习兴趣提升、对患者理解加深条目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学生对融入叙事疗法教学法主观体验良好,感知自身在人文关怀素养成长明显。
表3两组学生自评与互评问卷结果比较 (n=50)
评价指标 | 对照组 | 观察组 | t | P |
学习兴趣提升 | 2.4 ± 0.5 | 3.2 ± 0.6 | 6.22 | <0.001 |
对患者理解加深 | 2.6 ± 0.5 | 3.6 ± 0.4 | 8.89 | <0.001 |
3.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地把叙事疗法融入护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人文关怀能力方面成果突出。叙事疗法使学生积极投身案例分析,从患者经历中汲取知识,深化专业认知,推动理论考核成绩上升。同时,借助角色代入和情感共鸣,全面培育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在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测评中成绩斐然。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有力地证实了这种教学创新的可行性与受欢迎程度。这给护理教育者带来新方向,即打破技术与人文教学脱节的僵局,凭借叙事构建联系,培养技术高超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护理人才【4-5】。后续可进一步扩充案例资源、优化教学环节,促进叙事疗法在护理带教教学中更深入、全面地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琪,李文美,朱彤,等.叙事疗法联合积极心理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负性情绪、病耻感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4,19(24):162-164.
[2]杨晓霖.叙事护理不是叙事疗法:论叙事护理学的底层逻辑[J].军事护理,2024,41(12):1-5.
[3]孙汶汶,付红燕,王芝玲.基于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4,19(23):208-210.
[4]谢粉艳.案例教学联合思维导图法在精神科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32(23):125-127.
[5]林珍艺,陈丽华.思维导图联合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32(16):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