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警示标识联合舒适护理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护理警示标识联合舒适护理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

王宁宁

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警示标识联合舒适护理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为护理警示标识联合舒适护理方案。对比护理前后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警示标语联合舒适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患儿中,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警示标识;舒适护理;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

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大多为危急重症患儿,病情复杂且变化速度快,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在重症监护室中,确保儿童得到及时、安全的护理尤为重要。护理警示标识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能够直观地向护理人员提示患儿所需的护理内容、照顾要点以及存在的护理风险等,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比如,过敏警示标识能避免患儿接触过敏物质,防跌倒警示标识可提醒医护人员重点照看容易跌倒的患儿。舒适护理则能从环境、生理等多个方面为患儿提供全面照顾,减轻患儿的痛苦感和不适感,促进患儿身心舒适。从生理角度来看,优化护理操作流程能够减少侵入性操作带来的疼痛[3]。然而,护理警示标识与舒适护理二者相互结合的临床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我院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探究护理警示标识与舒适护理的联合应用对重症监护室患儿的护理作用。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表1一般资料

组别

性别(例)

年龄/平均年龄(岁)

观察组

21

29

1-10/7.27±1.07

对照组

19

21

1-12/7.23±1.09

χ2/t

0.167

0.185

P

0.683

0.853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为患儿提供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护理疏导,以及给予营养支持等。

观察组采用护理警示标识结合舒适护理干预。患儿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医护人员要在短时间内对患儿病情,包括过敏史、基础疾病等进行全面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科学的护理警示标识。如果患儿存在食物过敏,就在过敏食物对应的标识上用红色醒目标注,详细注明过敏食物种类;若患儿存在跌倒风险,就使用黄色标识。将制作好的警示标识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方便医护人员查看。同时,在病历夹封面上粘贴相同内容的标识,便于随时翻阅。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患儿的病情状况及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更新警示标识内容。例如,患儿若从原有的低跌倒风险因病情变化转变为高跌倒风险,需及时更换风险等级,并告知所有医护人员。

在舒适护理干预方面,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医护人员动作要熟练、轻柔,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比如,先为患儿适当雾化吸入,再进行吸痰,这样可以稀释痰液,减少吸痰时产生的疼痛感。静脉穿刺时,选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力求一次穿刺成功。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交流,用亲切温和的语言,根据患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患儿解释治疗和护理过程,避免内容过于复杂。可以播放患儿喜欢的儿歌,提供卡通图片等,分散其注意力。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在重症监护室,允许家属陪伴患儿,以提高患儿的安全感。此外,为患儿打造舒适的环境,保证病房整洁安静,定期通风和消毒。根据患儿喜好,在病房内布置一些儿童玩具或彩色壁画等,营造轻松舒适的病房氛围。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情况对比;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1.4统计资料

采取表示疼痛评分,t检验;[n(%)]表示护理满意度、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SS26.0为软件。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分

组别

疼痛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6.02±1.21

4.14±2.16

对照组

6.04±1.23

5.02±2.06

t

0.082

2.085

P

0.935

0.04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总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

表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50

21(42.00)

28(56.00)

1(2.00)

49(98.00)

对照组

50

17(34.00)

23(46.00)

10(20.00)

40(80.00)

X2

-

-

-

-

8.274

P

-

-

-

-

0.004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5),原因如下:采用护理警示标识,医护人员能够预先了解患儿疼痛的原因,如体位不适或管路牵拉等,进而提前制定预防方案

[4-5]。对于带有气管插管的儿童患者,通过警示标识,护理人员在移动患儿时能够注意保护管路,避免因管路牵拉或移位导致患儿疼痛。采用舒适护理,不仅可以优化穿刺技术,合理安排操作时间,减少疼痛刺激,而且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儿的恐惧等不良情绪,降低患儿对疼痛的敏感性。

从护理满意度角度分析,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5)。原因在于,护理警示标识与舒适护理联合应用,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舒适护理注重关心患儿,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其家长密切沟通,让家长切实感受到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关爱。从护理技术角度而言,通过舒适护理以及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优化了护理流程,医护人员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避免因操作不当给患儿带来痛苦。为患儿营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让家长放心。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及时告知患儿病情变化,为患儿家属和患儿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提高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信任,所以家长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护理警示标识与舒适护理联合应用,有助于减轻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的疼痛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雪梅.护理警示标识联合舒适护理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救治成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1):3986-3988.

[2]朱秀秀.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20(6):167.

[3]张丽玉,刘婷婷,陈明芝.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21(15):146.

[4]唐冬冬.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应用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21(19):113.

[5]李苏梅,夏兴艳.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康颐,2023(1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