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三永学校 黑龙江 大庆163000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日益重要。小学英语教材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载体,其文化内容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类型、呈现方式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与之适配的多样化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为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内容;教学策略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文化则深刻影响着语言的运用与发展。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和文化认知的启蒙阶段,通过合理且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初步认识,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步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小学英语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资源,其文化内容的编排质量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文化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深入剖析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并探索与之适配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分析
(一)文化内容的类型
1、历史文化
部分教材精心选取英语国家的重要历史文化元素。在介绍著名历史人物时,以英国的莎士比亚为例,不仅阐述他在戏剧创作领域的卓越成就,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剧作的故事梗概与文学价值,还介绍莎士比亚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当时英国戏剧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和戏剧发展的深远影响。
2、价值观念
教材巧妙地通过对话、故事场景等形式渗透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在尊重个人隐私方面,设置这样的场景:一个小朋友在未经朋友允许的情况下,擅自翻看朋友的书包,朋友表示不开心并告知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不应该随意侵犯。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在英语国家,个人隐私受到高度重视。
(二)文化内容的特点
教材在呈现文化内容时,十分注重趣味性的营造。例如,在介绍英语国家的民间故事时,采用色彩斑斓的卡通形象绘制故事场景,像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将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等角色以可爱的卡通造型展现,同时配上简单易懂、生动活泼的英文对话。在介绍英语单词背后的文化含义时,设计有趣的游戏环节,如猜单词起源游戏,给出一个单词 “sandwich”,让学生猜测它与一位名叫三明治伯爵的人喜欢边打牌边吃面包夹肉的习惯有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紧密贴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基础且常见的知识。在日常问候语方面,重点教授 “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 等简单常用的表达,并通过课堂模拟对话场景,让学生反复练习使用。在简单社交礼仪上,教导学生见面时如何正确握手、微笑,在公共场合如何排队等。这些基础性的文化内容,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并初步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进行简单的跨文化交流。
三、基于文化内容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
教师依据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精心打造逼真的课堂模拟情境。在学习西方节日时,以万圣节为例,教师提前将教室布置成万圣节氛围,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南瓜灯、骷髅、幽灵等万圣节主题装饰,播放万圣节特色音乐,如诡异的风声、阴森的音效等。学生们各自扮演成万圣节的经典角色,如女巫、吸血鬼、小妖精等。在模拟过程中,学生们制作南瓜灯,用彩纸、剪刀等材料剪出南瓜形状,再绘制鬼脸,然后互相赠送自己制作的万圣节小礼物,并用英语交流:“Happy Halloween! Here is a gift for you.” 通过亲身体验万圣节的庆祝活动,学生们能深刻理解万圣节的文化内涵,包括其起源于凯尔特人的丰收节,人们通过装扮成鬼怪来驱赶邪灵等,同时有效增强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创设沉浸式的文化情境。教师可播放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纪录片,如展示英国普通家庭一天的生活,从早晨起床准备早餐,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再到外出购物、休闲娱乐等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与方式。在介绍传统节日庆典时,播放盛大的感恩节游行视频,视频中各种花车巡游、特色表演精彩纷呈,学生能够清晰看到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在游行队伍中欢呼雀跃。通过观看此类视频,学生仿佛置身于节日现场,深切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同时学习到感恩节的相关知识,如感恩节的由来是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以及在这一天家庭成员团聚、共享火鸡大餐等习俗,还能了解英语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运用特点。
(二)拓展活动教学
学校或教师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如英语文化节。在文化节中精心设置多个板块,在英语国家文化展览区,学生们提前分组收集关于英语国家的各类资料,包括图片、手工艺品、特色服饰等。例如,一组学生收集了英国的特色服饰 —— 苏格兰方格裙,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历史演变、不同格子图案代表的家族意义,并在展览区向其他同学介绍。在文化表演区,学生们积极排练英语短剧,如演绎经典的《白雪公主》故事,从剧本编写、角色分配到舞台表演,全程用英语进行,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与表演才能;还有学生组成合唱团,演唱英文经典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用优美的歌声传递英语文化魅力。在文化体验区,准备西方特色美食,如意大利面、甜甜圈等,让学生品尝的同时,了解这些美食的制作工艺与文化背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英语国家文化。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流场景。例如,联系当地的外国领事馆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们有机会参观领事馆内部,了解领事馆的职能与工作环境,与领事馆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询问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教育体系等问题。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志愿者活动,如为来本地旅游的外国游客提供帮助,用英语为他们介绍当地景点、解答疑问等。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四、结论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元,涵盖社会文化、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多个维度,以图片文字结合、对话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具有趣味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这些文化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文化内容,教师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化魅力,采用对比教学法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开展拓展活动教学拓宽学生的文化实践渠道,将文化教学有机融入日常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为其未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持续探索和创新文化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文化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解读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105-115.
[2]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32-156.
[3] 张伊娜.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与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小学篇), 2010, 33 (5): 1-7.
[4] 王雪梅.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内容分析框架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J]. 课程。教材。教法,2014, 34 (9): 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