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本文聚焦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深入剖析影响该阶段成本的诸多因素。从工程特性来看,地质条件、施工技术难度等客观因素,以及管理体系、人员素质等主观因素,均对成本管理产生作用。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旨在为施工单位在成本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策略,助力其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影响因素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地铁建设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车站作为地铁工程的关键节点,其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顺利推进。然而,地铁车站施工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导致施工阶段成本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对于施工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项目盈利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客观影响因素
1. 地质条件
地铁车站施工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对成本管理影响显著。地下水位高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降水难度和成本,若降水措施不当,还可能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修复成本。地质结构不稳定,如存在软土层、溶洞等,需要进行特殊的地基处理,像采用桩基础、地基加固等技术,这不仅会使材料和人工费用大幅增加,还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受阻。施工进度的延误又会带来设备租赁费用、人员窝工费用的增加等连锁反应。
2. 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施工成本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盾构法、矿山法的改进应用,虽然前期在设备采购、技术研发或引进上需要较大投入,但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时间,同时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相反,若采用落后的施工技术,不仅难以保证工程质量,还会导致施工周期大幅延长,增加人力、物力的消耗。例如,一些老旧的开挖技术容易引发超挖、欠挖等问题,后续修复工作会增加额外成本。
3. 材料与设备
材料和设备是地铁车站施工的物质基础,其相关因素对成本影响直接。材料价格受市场供需、原材料产地、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波动频繁。如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增加工程成本。此外,新型环保材料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但价格往往较高。设备选型若不合理,可能出现设备功率与施工需求不匹配,导致能源浪费或施工效率低下;设备故障频发则会增加维修成本和停工损失。
二、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观影响因素
1. 管理体系
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有效控制的保障。它涵盖成本预测、预算编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多个环节。若成本管理体系缺失或不完善,成本核算就难以做到及时、准确,无法为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依据。责任划分不明确会导致各部门和人员在成本管理上相互推诿,使得成本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例如,在一些项目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成本管理流程,导致材料浪费现象严重,且无法追究责任,最终造成成本失控。
2. 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在地铁车站施工成本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成本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备较强成本管理意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成本控制的关键点,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同样重要,熟练的施工人员可以减少施工错误和返工现象,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和材料损耗。反之,人员素质不高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频发、施工进度缓慢,增加成本支出。
3.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清晰、合理的合同条款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纠纷的发生。若合同条款不清晰,如工程变更条款、索赔条款等规定不明,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工程变更或索赔事件时,就容易引发双方的争议,导致额外费用的产生。合同执行不到位,如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履行义务,也可能面临违约赔偿,增加成本。
三、应对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影响因素的策略
1. 优化施工方案
优化施工方案是地铁车站施工成本管理的核心策略。施工前期,需全面勘察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了解地层构造、地下水位等信息,同时评估现有技术水平,包括设备性能、工艺成熟度等。针对地下水位高的区域,可选用轻型井点降水法配合 SMW 工法桩支护,既保证施工安全,又降低排水设备投入与基坑加固成本。在施工顺序规划上,运用项目管理软件模拟不同工序组合,精准识别关键路径,避免主体结构与管线铺设交叉作业导致的延误与返工,提升施工效率。通过模拟分析与多方案比选,筛选出最优方案,为高效成本管控奠定基础,实现安全、质量、进度与成本的平衡。
2. 加强人员培训
人员素质对地铁车站施工成本管理至关重要,加强培训刻不容缓。针对管理人员,开设成本管理培训课程,深入讲解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理论,并结合实际地铁项目案例,如因成本核算失误导致预算超支的案例,引导其把握成本控制要点,在资源分配、进度安排中以成本效益为导向。对于施工人员,开展盾构机操作、钢筋绑扎规范等实操技能培训,强化安全教育,减少违规操作引发的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组织技能竞赛可激发人员潜能,营造竞争氛围,促使施工人员主动提出工艺改进建议,降低材料损耗,全方位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3. 强化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地铁车站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防线。合同签订前,组建法务、造价、技术人员团队,逐字审核条款。以某地铁车站项目合同为例,明确工程变更需三方书面确认,变更价款按实际成本加合理利润计算,避免变更争议。合同执行阶段,设立专门岗位定期检查履行情况,如材料供应时间、进度节点是否符合约定。一旦出现工程变更或索赔事件,迅速依据合同启动应对机制。如施工遇地下文物导致工期延误,施工方可依据不可抗力条款收集证据、提交索赔报告,避免高额违约成本,通过全流程强化合同管理,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实现成本可控。
四、结语
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涵盖客观的地质、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以及主观的管理体系、人员素质、合同管理等因素。施工单位需充分认识这些影响因素,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合同管理等措施,有效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理念的更新,还需持续关注和研究新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以提升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明,王强。地铁车站施工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 26 (5): 150 - 153.
[2] 张华,刘丽。论地铁车站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关键因素及应对措施 [J]. 建筑经济,2024, 45 (8): 45 - 48.
[3] 赵刚,孙晓。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地铁车站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J]. 工程管理学报,2024, 38 (3): 105 - 109.
[4] 陈勇,周梅。地铁车站施工成本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 [J]. 铁道工程学报,2025, 42 (1): 100 -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