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建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矿建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赵冉

150428199404200124

摘要:我国已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社会各界逐渐提高对煤矿行业的重视程度。矿建工程作为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其可持续发展实践对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资源优化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工程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探讨矿建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分析当前的实践成果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矿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生态保护;技术创新

一、引言

矿建工程是矿业开发的基础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建设为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必要的条件。然而,传统的矿建工程往往以资源开发为主,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考虑不足,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矿建工程必须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协调发展。因此,研究矿建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资源优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2.1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

矿建工程中的资源优化利用首先体现在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上。通过科学合理的开采设计,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回采率,减少资源浪费。例如,在地下开采中,采用充填采矿法可以有效控制地压,提高矿柱的回收率;在露天开采中,通过优化开采境界和开采顺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矿产资源,减少剥离物的产生。此外,对低品位矿和难选矿的开发利用也是资源优化利用的重要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低品位矿和难选矿的选矿回收率,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2.2矿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矿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矿建工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如矿井水、选矿废水等。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建设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对矿区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不仅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例如,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井下防尘、消防、洗煤等,选矿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回用于选矿工艺,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3.1矿区生态修复

矿区生态修复是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矿建工程过程中,由于开采活动对地表植被、土壤和地形地貌造成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因此,在矿建工程结束后,必须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其生态功能。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地形重塑等。例如,在植被恢复中,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通过人工造林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恢复矿区的植被覆盖;在土壤改良中,通过添加有机质、改良剂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3.2矿区粉尘治理

粉尘污染是矿建工程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在矿建工程过程中,由于爆破、装卸、运输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粉尘治理措施是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粉尘治理的方法包括湿式作业、洒水降尘、密闭运输等。例如,在爆破作业中,采用湿式爆破技术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在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车辆进行密闭处理,防止粉尘飞扬。

3.3矿区噪音控制

噪音污染也是矿建工程中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在矿建工程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运行、爆破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噪音控制措施是实现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噪音控制的方法包括采用低噪音设备、设置隔音屏障、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等。例如,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择低噪音设备;在施工现场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的传播。

四、工程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4.1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绿色开采技术是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绿色开采技术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采用对环境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的开采技术。例如,充填采矿法是一种绿色开采技术,通过将充填料充入采空区,可以有效控制地压,减少地表塌陷,同时提高矿柱的回收率。这种技术不仅减少了因采空区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还最大限度地回收了矿产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此外,保水开采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开采技术。它通过采取隔水措施,防止地下水的流失和污染,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矿建工程中,水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保水开采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通过这些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矿建工程能够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2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开采技术是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智能化开采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矿建工程的智能化开采。通过物联网技术,矿山设备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远程诊断和维护,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优化生产调度,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和设备运行时间,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对矿山安全风险进行实时预警和防控,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如边坡失稳、设备故障等,从而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矿建工程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还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4.3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是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矿建工程中,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是实现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型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等,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环保性能优良等特点。高性能混凝土通过优化配合比和添加外加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碳排放。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则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可再生资源和低污染工艺,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此外,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在矿建工程中,合理选择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不仅有助于实现工程的可持续性,还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结语

矿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矿业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资源优化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工程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实践,可以有效提高矿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然而,矿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修复难度大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提高矿建工程从业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矿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慧.浅谈矿建工程施工方法的管理与监督[J].能源与节能,2016,(09):52-53.

[2]胡文斌.矿建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9):111-112+117.

[3]孟韬.如何加强煤矿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当代化工研究,2021,(20):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