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效能及睡眠质量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基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效能及睡眠质量影响

李瑞瑞

亳州市中医院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目的:观察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基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的疗效,评估对心脏康复效果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奇偶法将医院诊疗的3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参照组(n=19)与试验组(n=19),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基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评估各组心功能与睡眠质量。结果:试验组LVEDD数值更低,LVEF、LVESD、6MWT数值更高,与参照组有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后PSQI分值更低,与参照组有差异(P<0.05)。讨论:予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后,可促进心脏康复,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关键词:基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睡眠质量

冠心病(CHD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疾病的发生与冠脉硬化导致的心肌缺氧、缺血有关,同时也是造成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因素。慢性心力衰竭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存在预后效果不佳、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需长期接受治疗,从而延缓疾病进展,但是长期用药可能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随着医学的发展,综合性护理模式逐渐成为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基于5E理论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内容包括教育、鼓励、启发、执行、评估五项,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框架,有助于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本文以3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旨在评估基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的运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研究时间范围是2023年1月-2024年1月,研究对象选自医院诊疗的3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奇偶法分为19例试验组与19例参照组。试验组年龄区间是28-81(54.50±3.49)岁;7例女性,12例男性。参照组年龄区间是29-80(54.50±3.69)岁;6例女性,13例男性。以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资料,确认差异无价值(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为患者讲解疾病发生机制、危害、治疗措施等,遵医嘱指导正确服用利尿剂、ACE抑制剂、洋地黄等药物。严格限制液体与钠的摄入,可避免水肿或血容量过载,同时指导患者减少体力活动,避免症状加重。

试验组采取基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包括:(1)教育。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详细解释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及生理变化,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和吸收所传达的信息。制作简单易懂的宣传手册,包含疾病的基本知识、症状、预防措施和康复建议,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查阅,巩固学习效果。利用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疾病的病理过程、症状及康复方法,吸引患者的注意力,视频中可以包含专家的讲解、康复案例及常见问题的解答,增强患者的信心。(2)鼓励。护理人员应通过友好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来赢得患者的信任,创造开放、舒适的交流环境,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位患者,注重其情感需求。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困惑、担忧和感受,充分理解在疾病面前的心理状态,通过积极反馈和共情,帮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与支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讨论,了解患者的期望和能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3)启发。精心挑选一些在康复过程中表现出色的患者案例,确保这些案例能够涵盖不同的疾病类型和康复阶段,重点介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的成功结果。组织定期的分享会,邀请成功康复的患者与其他患者面对面交流他们的经历,分享其心路历程和康复技巧。(4)执行。通过详细的评估工具(如问卷、面谈等)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系统。收集患者的病史、目前健康状况和任何相关的生活因素,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素促进康复,提供饮食教育,帮助患者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食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治疗目标,包括不同类型的训练,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以全面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5)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心电图(ECG)等,评估心脏康复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反馈其康复进展,使用图表或数据来可视化患者的进展,让患者更直观地理解自己的情况。

1.4观察指标

(1)心功能。检测患者护理后的LVEDD、LVEF、LVESD、6MWT。(2)睡眠质量。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工具,分值越低说明睡眠质量越差,评估时间为护理前后。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功能分析

表1显示,试验组LVEDD数值更低,LVEF、LVESD、6MWT数值更高,与参照组有差异(P<0.05)。

表1:心功能分析(±s,分)

组别

LVEDD(mm)

LVEF(%)

LVESD(mm)

6MWT(m)

试验组(n=19)

55.09±4.18

48.62±4.28

46.28±5.18

2.61±0.35

参照组(n=19)

58.79±4.12

44.09±4.51

42.09±4.73

2.29±0.31

t

2.749

3.175

2.603

2.983

P

0.009

0.003

0.013

0.005

2.2睡眠质量对比

表2显示,试验组护理后PSQI分值更低,与参照组有差异(P<0.05)。

表2:睡眠质量对比(±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n=19)

1.52±0.21

0.32±0.09

参照组(n=19)

1.54±0.19

0.45±0.10

t

0.307

4.535

P

0.760

0.000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PSQI分、LVEDD数值更低,LVEF、LVESD、6MWT数值更高,与参照组有差异(P<0.05),分析原因:5E理论包括教育、鼓励、启发、执行和评估五个阶段,针对患者在心脏康复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可帮助患者了解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确保充分理解自己的疾病、治疗方案及康复目标[1]。护理人员通过积极的语言和情感支持,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增强其自我效能感,通过启发式的对话,鼓励患者主动思考和探索适合自己的康复方式,提高其参与度,同时还可引导患者识别自身的症状和问题,培养其自我监测和管理的能力,有助于疾病的自我管理[2]。在执行阶段,护理人员根据制定的个性化护理计划,系统化地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确保患者能够有效参与。定期评估患者健康状态和康复进展,通过数据和反馈调整护理计划,确保个性化护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更好满足患者需求,故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措施[3]

综上所述,予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后,可促进心脏康复,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秋柳,方艺丹,钟丽萍,等. 基于5E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效能及睡眠质量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4,11(10):2299-2302.

[2] 姚燕鸽,张迎,王永刚,等. "芪参强心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65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22,54(4):40-43.

[3] 何文君,吴莹,王玉梅,等. 运动康复护理联合常规药物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22,34(4):5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