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的实践

刘国平  迟敏

摘要:本文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辅助教学的实践应用。分析影视资源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培养综合素养等方面的作用,阐述选取与运用影视资源的原则与方法,并结合教学实例说明影视资源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方式,最后对实践效果进行反思,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影视资源;辅助教学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资源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特点,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影视资源作为一种丰富的教学素材,能够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将影视资源合理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其多种语文能力。因此,探讨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有时难以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影视资源集图像、声音、色彩于一体,能够营造出逼真的情境,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播放一段以文中场景为蓝本制作的影视片段,展现百草园中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三味书屋中独特的学习氛围,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会大大提高,从而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促进知识理解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由于时代背景、文化差异等原因,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影视资源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情节,帮助学生跨越这些障碍。比如在学习《孔乙己》时,学生对于小说所反映的晚清社会的世态炎凉以及孔乙己这一复杂人物形象的理解可能存在难度。播放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片段,学生可以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直观地看到孔乙己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以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物的悲剧命运。

(三)培养综合素养

影视资源不仅能辅助知识传授,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多种综合素养。观看影视作品时,学生需要倾听人物对话,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通过观察画面的构图、色彩等,能培养审美能力;而对影视情节的分析与讨论,则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欣赏电影《骆驼祥子》后,组织学生讨论祥子的人物形象变化及其原因,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三、影视资源的选取与运用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选取影视资源时,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每一堂语文课都有特定的教学任务,影视资源应能直接服务于这些任务。例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若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可选取一些制作精良、能够准确展现诗词所描绘场景的影视片段,像《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对古诗词进行演绎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词意境。

(二)适度性原则

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思考。比如在讲解一篇记叙文时,可在导入环节播放几分钟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影视片段引发兴趣,在分析人物形象等关键环节,还是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通过对文字的研读来加深理解。

(三)引导性原则

在播放影视资源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观看目的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看。播放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将从影视中获得的感受与文本知识相结合。例如,在播放《背影》相关影视片段前,可提问学生 “注意观察父亲的动作细节,思考这些细节体现了父亲怎样的情感”,播放后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影视中的直观感受回归到对文本中父亲形象和父子深情的理解。

四、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不同课型中的应用

(一)新授课

  1. 导入新课
    在新授课的导入环节,利用影视资源创设情境,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授《苏州园林》时,播放一段展现苏州园林独特风貌的纪录片片段,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如诗如画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惊叹之余,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课文是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些美景的,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 讲解重难点
    对于新授课中的重难点内容,影视资源可以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作用。比如在讲解《出师表》时,学生对于诸葛亮的忠诚以及他所处的复杂政治局势理解有困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与《出师表》相关的情节片段,展现诸葛亮在朝堂上的忧心忡忡、对后主刘禅的谆谆教导,以及蜀汉政权面临的内忧外患,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诸葛亮上表的背景和他的良苦用心,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复习课

  1. 知识梳理
    在复习课中,影视资源可用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以小说复习课为例,教师可选取一些经典小说改编的影视片段,如《水浒传》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回顾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通过观看影视片段,学生能够快速回忆起小说的关键内容,并且由于影视的直观性,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记忆。
  2. 拓展延伸
    影视资源还可以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复习古诗词时,除了回顾课本中的诗词,可播放一些关于古代诗词文化的纪录片,如《唐之韵》,让学生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三)作文课

  1. 提供素材
    作文课上,影视资源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片段,如《当幸福来敲门》中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难追求梦想的情节,引导学生从中挖掘素材,可用于以 “坚持”“梦想” 等为主题的作文写作。学生可以借鉴影视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使自己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
  2. 指导写作技巧
    影视还可以作为指导写作技巧的范例。比如,通过分析电影中精彩的人物对话,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人物性格;观察电影的叙事结构,了解如何设置悬念、安排情节的起承转合,从而应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

五、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反思

(一)实践效果

  1. 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通过引入影视资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不再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而是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中,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2. 语文能力提升
    学生在观看影视资源并参与相关讨论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例如,在分析影视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二)反思

  1. 资源筛选难度
    网络上的影视资源繁多,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质量上乘的资源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即使筛选出了看似合适的资源,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可能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如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不够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资源筛选能力,同时可以加强与同事的交流合作,共享优质资源。
  2. 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对影视资源的接受程度和关注点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过于关注影视的娱乐性,而忽略了与语文学习的联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个体差异进行适当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影视资源辅助教学中有所收获。

六、结论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培养综合素养。通过遵循针对性、适度性、引导性原则,将影视资源合理应用于不同课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资源筛选难度大、学生个体差异以及技术操作等问题。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充分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克服困难,使影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3] 张明。影视资源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语文天地,2021 (16): 12 - 14.
[4] 刘悦。论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不同课型中的运用技巧 [J]. 课外语文,2020 (30): 111 - 112.
[5] 陈丽。以影视资源助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 [J]. 教学与管理,2019 (33): 105 -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