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意激发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意激发的有效途径

刘国平  迟敏

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旨在探寻激发学生写作创意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当前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文,进而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意激发;有效途径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在当今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意尤为重要。
  2. 然而,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传统,侧重于写作技巧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意的激发;学生写作模式化严重,内容空洞、缺乏新意,难以展现独特的思考和个性表达。因此,探索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意激发的有效途径迫在眉睫。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目的:深入研究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激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创意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善写作教学效果。
  2. 意义:理论上,丰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理论体系,为创意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实践上,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指在初中阶段,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恰当的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的教学过程。
  2. 创意激发:在写作教学情境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突破常规,产生独特的写作思路、新颖的立意、独特的表达方式等,从而使写作内容更具创新性和吸引力。

(二)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作用,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构建属于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创意。
  2.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提出人具有多种智能,如语言智能、逻辑 - 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 - 运动智能等。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不同智能,从而促进创意的产生。例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描绘来发展空间智能,进而为写作增添创意元素。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体差异。在写作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想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为创意激发营造宽松、积极的氛围。

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意激发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现状

  1. 教学观念陈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过于注重写作的规范性,如语法、结构等,对学生写作创意的培养重视不足。在评价作文时,往往以固定标准衡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范文讲解、写作技巧训练等传统方法,缺乏多样化的创意激发手段。如单纯地分析范文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模仿写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意。
  3. 缺乏情境创设:很少为学生创设真实、有趣的写作情境,学生写作时缺乏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难以产生独特的写作灵感和创意。

(二)学生学习现状

  1. 写作兴趣缺乏:由于教学方式枯燥,学生对写作缺乏内在动力,视写作为任务,而非自我表达的途径,导致写作积极性不高,创意自然难以激发。
  2. 思维定式严重:长期接受应试写作训练,学生形成了固定的写作模式,如开头结尾套路化、事例选用陈旧等,在写作时难以突破常规思维,展现独特创意。
  3. 生活积累不足:学生对生活观察不够细致,缺乏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写作时往往无话可说,即使有创意想法也因缺乏素材支撑而无法有效表达。

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意激发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

  1. 头脑风暴法:在写作教学开始时,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写作主题,如 “未来的交通工具”。然后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自由联想,将脑海中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想法快速记录下来,不进行任何评价。例如,学生可能会想到飞行汽车、水下地铁、时空穿梭列车等。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写作提供丰富的创意灵感。
  2. 角色扮演法:针对一些叙事性写作主题,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写作。比如在写一篇关于校园冲突的作文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冲突中的学生、老师、旁观者等角色,从不同视角来描述事件和表达感受。这样能使学生突破单一视角的局限,写出更具创意和个性的内容。
  3. 故事接龙法:教师给出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依次续写。如 “在一个古老的城堡里,发现了一本布满灰尘的日记……” 每个学生续写一段,要求既要承接上文,又要有所创新。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发挥创意,推动故事发展。

(二)创设写作情境

  1. 生活情境创设: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创设写作情境。例如,模拟一次校园义卖活动场景,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以 “义卖中的感动” 为主题进行写作。由于学生亲身参与活动,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能写出更具创意和真情实感的作文。
  2. 虚拟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虚拟情境。如播放一段神秘的外星探险视频,然后让学生以 “外星奇遇” 为主题展开想象写作。虚拟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创作出充满奇幻创意的作品。
  3. 问题情境创设: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最想改变什么?” 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想象和思考,然后进行写作。这种情境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产生独特的立意和创意。

(三)引导阅读积累

  1. 经典作品阅读:推荐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如鲁迅的《呐喊》、冰心的《繁星・春水》等。引导学生分析经典作品的立意、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色,学习其中的创意写作手法。例如,从鲁迅作品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刻立意中汲取灵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创意写作作品阅读:选取一些富有创意的现代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品或学生优秀创意作文让学生阅读。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其独特的科幻创意和宏大的想象力能为学生打开创意写作的思路。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作品的创意点,鼓励学生借鉴学习。
  3. 阅读笔记与分享: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认为有创意的语句、情节、立意等,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激发彼此的创意灵感。

(四)鼓励自由表达与评价激励

  1. 自由写作训练:安排专门的自由写作时间,不设定具体题目和要求,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和感受,可以是对生活的观察、对梦想的憧憬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进行过多干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习惯。
  2. 多元化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作文的语法、结构等常规要素,更注重对创意的评价。例如,对于立意新颖、表达方式独特的作文给予高度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创意得到认可。
  3. 激励机制建立:建立激励机制,对写作有创意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可以在班级设立 “创意写作之星” 评选活动,定期评选出创意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和表彰,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意热情。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写作情境、引导阅读积累以及鼓励自由表达与评价激励等激发学生写作创意的有效途径。这些途径旨在打破传统写作教学的束缚,营造积极的写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意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这些途径,切实提升写作教学质量。

(二)研究展望

  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写作教学,如智能写作软件、在线写作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创意激发和写作指导。
  2. 加强对创意写作教学效果的长期跟踪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创意激发途径对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长期影响,以便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策略。
  3. 开展跨学科写作教学实践,将语文写作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创意来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 [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 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J]. 人民教育,2005 (17).
  •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