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应用

刘国平  迟敏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及问题,阐述游戏化教学应用的优势与可行性,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与展望,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提升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 识字写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对于学生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初中生应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写字能力,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
  2. 然而,传统的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常以机械记忆和反复书写为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识字写字效果不佳。在信息化时代,学生面临多种娱乐方式的吸引,传统教学方式更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寻求创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目的:探索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式,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与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2. 意义:理论上,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为识字写字教学理论注入新内容;实践上,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1. 讲授式为主:多数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采用讲授式,直接讲解汉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例如,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生字,逐一向学生讲解笔画顺序、部首结构及含义,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录,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
  2. 练习形式枯燥:学生的练习主要以反复抄写、默写为主。这种单调的练习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布置大量的生字抄写作业,每个生字写十遍甚至更多,学生在抄写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重复,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汉字。

(二)学生兴趣缺乏

  1. 内容难度提升:初中阶段的汉字相较于小学,在字形结构、字义理解上更为复杂,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对识字写字学习失去兴趣。例如,一些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学生难以通过声旁准确判断读音,通过形旁理解字义,增加了学习难度。
  2. 缺乏学习动力:传统教学方式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学生将识字写字视为完成任务,而非自身发展的需要。加之缺乏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激励机制,学生在学习中难以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削弱了学习兴趣。

(三)教学效果不佳

  1. 记忆不牢固: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参与和深入理解,对汉字的记忆仅停留在表面,容易遗忘。例如,学生在默写时经常出现错别字,或者对一些形似字、同音字混淆不清。
  2. 书写不规范:部分学生在写字时不注重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书写潦草、不规范。这不仅影响了书写的美观,也不利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如一些学生在书写时随意简化笔画,或者将左右结构的字写得比例失调。

三、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优势与可行性

(一)优势

  1. 激发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以其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通过设计识字写字游戏,如 “汉字连连看”“猜字谜大赛” 等,将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学习兴趣。
  2. 提高参与度:游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在 “汉字接龙” 游戏中,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快速反应,运用所学汉字进行接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 增强记忆效果:游戏化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如在 “汉字拼图” 游戏中,学生将拆分的汉字部件拼成完整的汉字,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深了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识字写字的效果。
  4. 培养综合能力: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思考、判断、表达等多种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 “汉字故事分享会” 游戏中,学生不仅要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还要将相关故事生动地讲述出来,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可行性

  1.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游戏化教学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通过游戏的形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 契合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识字写字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堂导入游戏

  1. 猜字谜游戏:教师在讲解新的识字写字内容前,通过展示字谜引导学生猜测。字谜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字义进行设计,如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七十二小时(晶)” 等。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能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对汉字的结构和含义有初步的感知,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 汉字猜猜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象形字或会意字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对应的汉字。例如,展示一幅画有太阳和树木的图片,引导学生猜出 “杲” 字。这种游戏能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提高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活动游戏

  1. 汉字接龙游戏: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汉字接龙,用上一个汉字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个汉字的开头。可以是词语接龙,也可以是成语接龙,如 “天空 - 空气 - 气球 - 球场”。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已学汉字,还能扩大词汇量,提高思维敏捷性。
  2. 汉字拼图比赛:将汉字拆分成部件,制作成拼图卡片。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卡片拼成正确的汉字。这个游戏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汉字的结构,提高对汉字部件的熟悉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火眼金睛找错字:教师在 PPT 上展示一些含有错别字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进行改正。通过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对易错字的辨别能力,提高书写的准确性。

五、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一)应用效果评估

  1. 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课后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以及对识字写字学习的态度变化,评估游戏化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效果。例如,对比实施游戏化教学前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的次数,以及课后主动完成识字写字练习的情况。
  2. 识字写字能力:通过定期的识字写字测试,包括听写、看拼音写汉字、改正错别字、书写规范度等方面的考核,评估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程度。分析学生在测试中的得分变化,以及对不同类型汉字的掌握情况,了解游戏化教学对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影响。
  3. 综合素养发展: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综合素养的发展,如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游戏中与他人合作的表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评估游戏化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

六、结论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可行性,通过合理设计和应用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识字写字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然而,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游戏设计,融合多元教学方法,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评估,以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提升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 [M]. 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李芒,蔡旻君。论教育游戏的本质与特征 [J]. 电化教育研究,2010 (1).
  •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 [J]. 远程教育杂志,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