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公立医院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分析

任晓娟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 200051)

【摘要】 公立医院作为公共场所,人员流动性大且密集,同时内部存在大量弱势群体和贵重设备,因此消防安全成为医院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医院安全运营,必须实施科学、规范、精细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由此本文展开叙述,分析公立医院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情况。

【关键词】公立;医院;消防安全;标准化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医院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承担着救死扶伤、保障人民健康的重任。其中,公立医院更是凭借其公益属性与广泛的服务覆盖,成为医疗体系的中流砥柱。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张,公立医院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威胁人员生命安全与医院正常运营的潜在隐患。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对于公立医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

1.1构建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1)公立医院应构建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责任人通常由医院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对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消防安全管理人则负责组织落实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培训工作,确保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防火巡查、隐患排查及整改监督等工作。这个机构还应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应急疏散演练和绩效考核,确保全院员工都能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1.2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消防巡查检查制度:医院应明确消防巡查人员,制定每日巡查计划,重点巡查手术室、药房、仓库等关键区域,确保防火措施得到贯彻执行。巡查过程中,应留意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检查安全出口、消防通道是否畅通,以及安全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系统是否完好。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对锅炉房、液氧站、高压氧舱、易燃易爆物品库等重点部位进行细致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各部门负责人应参与防火检查,对本部门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自查自纠。除了日常和月度检查外,医院还应每季度和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评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2)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消防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完好有效状态。医院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防控制室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设施的操作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消防设施。医院应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更换和补充,确保各类消防器材的数量和种类满足实际需求。

(3)动火审批制度:在医院内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动火作业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动火现场的安全。动火作业期间,应有专人进行现场监护,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动火作业结束后,应清理现场,消除火灾隐患。

1.3 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

(1)消防设施的配置:医院应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的布局应合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用。同时,消防设施的操作方法应清晰明了,便于人员操作。

(2)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医院应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完好有效状态。维护保养工作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确保维护保养的质量。维护保养过程中,应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应建立维护保养档案,记录维护保养的时间、内容和结果。

(3)消防设施的更新和改造:随着医院的发展和消防技术的进步,部分消防设施可能需要进行更新和改造。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新和改造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实施。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应确保新旧设施之间的兼容性和协调性,避免影响消防设施的整体效能。

1.4 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1)宣传教育:医院应在公共区域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向员工和患者普及消防安全知识。通过举办讲座、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员工和患者宣传火灾的危害性、预防措施以及逃生自救方法。

(2)培训:医院应定期对全院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在职员工的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消防设施操作方法、火灾逃生自救技能等。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考试或考核,确保员工掌握所学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1.5 制定并演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1)预案的制定:预案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包括火灾的假设情景、灭火和疏散的流程、人员分工和职责等。预案应明确各类火灾的应对措施和逃生路线,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安全出口。

(2)预案的演练:医院应定期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包括模拟火灾的报警、灭火、疏散等环节。演练过程中,应邀请消防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指导,确保演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应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估,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

1.6 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

(1)日常检查:医院应建立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的内容、方法和频次。检查人员应对医院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电气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2)专项检查:医院应定期开展专项消防安全检查,如电气线路专项检查、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检查等。专项检查应针对特定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3)隐患排查治理: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医院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同时,应对整改过程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1.7 强化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追究

(1)明确责任:医院应明确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同时,应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机制,对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2)责任追究: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或造成火灾事故的责任人,医院应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应向全院通报,以儆效尤。同时,应对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摇钱. 公立三甲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中专业维保策略[J]. 今日消防,2024,9(9):94-96.

[2] 马欢,汤玉水,王成亮,等. 协同治理视域下大型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 现代医院,2024,24(8):1269-1273.

[3] 鲍杨,程欣,谷士宇,等. 大型方舱医院的消防安全特点及预防处理措施[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3,24(4):52-54.

[4] 倪学勇,杨帆,胡博,等. 大型综合医院施工动火消防管理的安全风险评价与应用[J]. 医院管理论坛,2024,41(8):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