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中心医院
邮编:44800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有效性。方法:将2022年7月至202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中,能够减少患者痛苦,让患者感受到护理的专业性和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康复效果,从而提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参考。
【关键词】综合性气道护理;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因高血压导致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旨在清除脑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并减少神经功能损伤[1]。手术通常在患者脑出血后,根据病情紧急程度及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情况来决定实施时机[2]。术后患者一般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防治脑水肿、感染、再出血等并发症,并根据恢复情况尽早开展康复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2年7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22年7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55岁-83岁,平均年龄(64.84±3.05)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55岁-84岁,平均年龄(65.01±3.1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即:1、气道湿化管理:维持适宜的气道湿度至关重要。可采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法,将湿化液以每小时3-5毫升的速度匀速注入气道,保持气道黏膜湿润,防止痰液干结。2、体位管理:术后合理摆放体位能促进痰液引流,预防误吸。若无禁忌,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交替。定时为患者翻身,每2小时一次,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影响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3、吸痰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按需吸痰。吸痰前充分评估患者痰液情况,当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痰鸣音明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及时吸痰。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两次吸痰间隔时间不少于3分钟。4、口腔护理:口腔是细菌滋生的重要场所,加强口腔护理可减少细菌定植。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护理液,如pH值偏酸性,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偏碱性则用0.1%醋酸溶液。5、呼吸功能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缩唇呼吸,让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腹式呼吸,患者取舒适卧位,将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通过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分析,采用t/X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33/35),对照组为77.14%(27/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35 | 27(77.14) | 6(17.14) | 2(5.71) | 33(94.28) |
对照组 | 35 | 16(45.71) | 11(31.42) | 8(22.85) | 27(77.14) |
X2值 | / | / | / | / | 4.200 |
P值 | / | / | / | / | 0.040 |
3讨论
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有着更系统且全面的措施。常规护理可能仅简单关注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而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从气道湿化、体位管理、吸痰护理、口腔护理以及呼吸功能训练等多维度入手[4]。在气道湿化上,精准控制湿化量和速度,确保气道始终处于理想的湿润状态,有效避免痰液黏稠、结痂,降低了痰液堵塞气道引发肺部感染的风险[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便是因为细致的口腔护理可清除口腔异味和细菌,预防口腔感染,使患者口腔保持清洁、舒适,提升整体的身体感受。因此,我们认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中,相较于实施常规护理而言,实施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患者及家属看到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没有出现严重的肺部问题,会对护理工作更认可。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中,能够减少患者痛苦,让患者感受到护理的专业性和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康复效果,从而提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钟秀英,李文慧,曾玉鸿,等. 经鼻高流量氧疗气道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J]. 临床医药实践, 2024, 33 (05): 382-386.
[2]李艳锋,邢高局,王娜. 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 [J]. 临床医学工程, 2024, 31 (03): 359-360.
[3]官艳红. 集束化气道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 (22): 55-56+59.
[4]谢圳杭. 高流量氧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集束化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 (06): 161-163.
[5]黄诗敏. 综合性气道管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 (17): 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