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探讨

全燕华

黄石爱康医院

邮编:435000

【摘要】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20228月至202411月我院收治的70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结果: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28%对照组74.2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护理评估,一旦发现问题能迅速处理。这种高效有序的流程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参考。

【关键词】质量控制;血液透析;护理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应用日益广泛[1]。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更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2]。然而,血液透析过程复杂,涉及多环节、多因素,易出现各类护理风险,给护理管理带来严峻挑战。质量控制作为保障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手段,通过制定科学标准、实施有效监督与持续改进措施,有望提升血液透析护理管理水平,优化患者治疗体验与结局[3]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28月至202411月收治的70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228月至202411月收治的70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表1所示:

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性别(例)

年龄范围(岁)

平均年龄(岁)

最小年龄

最大年龄

观察组(n=35

19

16

35

67

51.35±3.93

对照组(n=35

14

21

36

69

51.22±3.74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即:1强化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血液透析专业培训,涵盖最新治疗技术、并发症处理、护理要点等内容,提升其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确保在护理过程中能精准操作、及时应对突发状况。2规范透析设备管理:建立严格的设备维护制度,安排专人每日对透析设备进行清洁、检查,定期校准参数,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损坏部件,保障透析过程稳定、安全。3优化护理流程: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从患者接诊、透析前准备、透析过程护理到透析后观察,每个环节都明确操作规范与时间节点,减少因流程不清晰导致的护理差错。4严格感染防控:强化透析室环境管理,定期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对透析用水、透析液等进行质量监测,防止微生物污染。医护人员及患者均需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5加强患者监测与评估:密切监测患者透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体重变化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定期对患者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分析,采用t/X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28%33/35),对照组74.28%26/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5

25(71.42)

8(22.85)

2(5.71)

33(94.28)

对照组

35

15(42.85)

11(31.42)

9(25.71)

26(74.28)

X2

/

/

/

/

P值

/

/

/

/

3讨论

质量控制管理通过强化人员培训,使医护人员能精准掌握最新治疗技术,面对并发症时处理更为及时、专业,极大提升了透析治疗的有效性,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规范的透析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治疗中断,为透析的顺利进行筑牢根基。并且在患者体验方面,优化护理流程让患者从接诊到透析后观察,每个环节都清晰有序,减少等待时间与护理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28%对照组74.2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得益于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等常见并发症时,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患者安全,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值得信赖因此,我们认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相较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而言,实施质量控制管理能够从透析室环境定期消毒,到透析用水、透析液的严格质量监测,全方位保障患者安全。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用担心因环境或医疗用品污染而感染。安全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自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

而且医护人员通过实时捕捉患者生命体征及身体状况变化,能够提前干预异常情况。对于存在心理压力的患者,还会提供心理疏导

综上所述,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护理评估,一旦发现问题能迅速处理。这种高效有序的流程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涛,何宇,王威. 血液透析机透析液流量的校准与稳定性分析及质量控制策略优化 [J]. 中国血液净化, 2025, 24 (03): 243-245.

[2]王兰兰,王玲,马永宾,. RCA-PDCA模式对血液透析中心置换液质量风险控制的作用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 15 (24): 171-175.

[3]白在均. DRG为导向的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编码质量控制实践 [J]. 现代医院, 2024, 24 (11): 1719-1721+1725.

[4]韩丹丹. 全面控制护理对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吉林医学, 2024, 45 (05): 1225-1228.

[5]朱销,杨圣煜,陆丽. FMEA联合PDCA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置管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4, 30 (09):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