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中心医院
邮编:43500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脂及血尿酸水平的检验价值。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将同期检查的40例老年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实施血脂指标、血尿酸指标检验。结果:在血脂、血尿酸指标比较方面,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血尿酸分别为(6.50±0.57)mmol/L、(2.49±0.21)mmol/L、(3.39±0.25)mmol/L、(1.02±0.16)mmol/L、(465.52±11.25)µmol/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血脂、血尿酸检验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检验结果更精准,避免单一高血压诊断的局限性,提升检验结果在综合判断患者病情方面的准确率,值得参考。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人群;血脂;血尿酸水平;检验价值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常见疾病[1]。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他们的收缩压升高较为明显,脉压差也比较大[2]。而症状方面,有些老年人可能血压已经升高,但并没有明显的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血压波动时更为明显[3]。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将同期检查的40例老年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0岁-87岁,平均年龄(72.14±3.37)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0岁-88岁,平均年龄(73.01±3.44)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血脂指标、血尿酸指标检验。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脂指标和血尿酸指标检验,首先要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检验前保持空腹状态,一般禁食8-12小时,且在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血脂指标检验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常采用静脉穿刺采血,采集适量血液标本后,利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要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血尿酸指标检验同样是静脉采血。采血后,将标本及时送检,通过特定的尿酸检测试剂和仪器来测定血尿酸含量。检验完成后,医护人员要认真核对结果,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其他检查情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尿酸指标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分析,采用t/X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血脂、血尿酸指标比较方面,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血尿酸分别为(6.50±0.57)mmol/L、(2.49±0.21)mmol/L、(3.39±0.25)mmol/L、(1.02±0.16)mmol/L、(465.52±11.25)µmol/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尿酸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 | 例数 | 总胆固醇(mmol/L) | 三酰甘油(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mmol/L) | 血尿酸(µmol/L) |
观察组 | 40 | 6.50±0.57 | 2.49±0.21 | 3.39±0.25 | 1.02±0.16 | 465.52±11.25 |
对照组 | 40 | 4.36±0.51 | 1.32±0.25 | 3.02±0.21 | 1.29±0.12 | 301.28±11.31 |
t值 | / | 17.695 | 22.664 | 7.167 | 8.538 | 65.115 |
P值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讨论
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脂及血尿酸水平的检验具有重要价值。老年高血压患者若伴有高血脂,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4]。通过检测血脂,能及时发现异常,采取调脂治疗,延缓血管病变,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并且高尿酸血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尿酸盐结晶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加重高血压病情[5]。监测血尿酸,可尽早干预,避免因高尿酸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血脂、血尿酸指标比较方面,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血尿酸分别为(6.50±0.57)mmol/L、(2.49±0.21)mmol/L、(3.39±0.25)mmol/L、(1.02±0.16)mmol/L、(465.52±11.25
)µmol/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血脂、血尿酸检验通过同时检测血脂指标,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危险因素。当发现患者既有高血压又有高血脂时,就可以判断其心血管风险比单纯高血压患者更高,这种综合评估使检验结果在预测心血管疾病方面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实施血脂、血尿酸检验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检验结果更精准,避免单一高血压诊断的局限性,提升检验结果在综合判断患者病情方面的准确率,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谢淑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尿酸、淀粉酶水平的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广州医药, 2024, 55 (04): 397-400.
[2]王春雨,管明秀,兰淑海,等. AT1-AA、血尿酸、血尿素氮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J]. 重庆医学, 2024, 53 (09): 1301-1306.
[3]李敏,林增榕. 血尿酸、总胆红素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J]. 黑龙江医药, 2023, 36 (05): 1139-1142.
[4]陈洪才,马静. 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脂及血尿酸水平的检验价值探讨 [J]. 系统医学, 2023, 8 (06): 48-51+68.
[5]李怡茹,郑丹,黄蓉,等. 血尿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 [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 14 (06): 94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