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6
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采用QCC(品管圈)质控护理管理措施对外来器械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5月采用常规管理的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6000件),2024年6-10月采用QCC管理模式的外来器械作为研究组(6000件)。对比两组外来器械的有效验收率、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等管理指标,以及使用后的院内感染情况和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各项管理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更低,医务人员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QCC质控护理管理措施能显著提升外来器械管理质量,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QCC;质控护理管理;外来器械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uality control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on the management of external devices 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Methods: Foreign devices under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from January to May 202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6000 devices), and those under QCC management from June to October 2024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6000 devices). The effective acceptance rate, qualified rate 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quality,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aff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various management indexes,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as lower,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aff was higher (P<0.05). Conclusion: QCC quality control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equipment management,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aff,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QCC; Quality control nursing management; External equipment management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关键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1-2】。外来器械由于来源复杂、使用频繁且风险高等特点,给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传统管理模式在应对这些问题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QCC作为一种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工具,为提升外来器械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年1月—2024年5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常规管理措施的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共计6000件。2024年6月—2024年10月采用QCC管理模式的外来器械作为研究组,同样6000件。所有外来器械均来自在本院注册备案的供应厂商。
1.2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流程。临床科室依据手术需求进行器械招标采购,确保器械具备生产资质。厂家在术前1天将器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术室器械护士及厂家人员共同清点审核。各方完成签字记录备份后,消毒供应中心核对器械信息,并按照卫健委相关标准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研究组:实施QCC管理模式。首先成立QCC质控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圈长,中年资护士为副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另有11名护士为圈员。小组共同确定圈名、圈徽及其意义 。全面收集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欠缺、监管漏洞等,并深入剖析原因,据此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时间、主题及具体实施步骤,并进行公示。加强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培训,强调工作重要性,制定标准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器械要求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依据相关清单核对污染器械,如有问题30分钟内与临床科室沟通解决。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外来器械的有效验收率、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器械去向明确率、污染率、湿包率、遗失率、损坏率 。
(2)统计使用外来器械后的院内感染情况,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尿路感染、血管导管内相关性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做分析。数值型以()呈现,计数型以数量[n,(%)]表述。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外来器械管理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外来器械管理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外来器械管理指标对比()
对比项目 | 对照组 | 研究组 | t | P值 |
有效验收率 | 85.0% (5100/6000) | 95.0% (5700/6000) | 333.333 | 0.000 |
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 | 88.0% (5280/6000) | 97.0% (5820/6000) | 350.27 | 0.000 |
器械去向明确率 | 80.0% (4800/6000) | 92.0% (5520/6000) | 358.804 | 0.000 |
污染率 | 10.0% (600/6000) | 3.0% (180/6000) | 241.976 | 0.000 |
湿包率 | 8.0% (480/6000) | 2.0% (120/6000) | 227.386 | 0.000 |
遗失率 | 5.0% (300/6000) | 1.0% (60/6000) | 164.968 | 0.000 |
损坏率 | 6.0% (360/6000) | 1.5% (90/6000) | 168.312 | 0.000 |
2.2两组院内感染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院内感染情况对比()
对比项目 | 对照组 | 研究组 | t | P值 |
手术部位感染率 | 3.0% (180/6000) | 1.0% (60/6000) | 61.224 | 0.000 |
泌尿道感染率 | 1.5% (90/6000) | 0.5% (30/6000) | 30.303 | 0.000 |
血管导管内相关性感染率 | 0.5% (30/6000) | 0.1% (6/6000) | 16.048 | 0.000 |
3、讨论
QCC小组由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组成,在活动过程中,成员充分交流,分享经验与见解。如在讨论外来器械清洗流程优化时,圈员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提出多种改进方案,最终确定最有效的清洗步骤,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3】。
QCC活动使护理人员成为管理的参与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归属感。成员主动学习外来器械管理知识,积极发现并解决问题。如在预防器械损坏方面,圈员通过加强日常检查和规范操作,降低了器械损坏率【4-5】。QCC小组制定的标准操作流程,使外来器械管理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从器械的接收、清洗、消毒到灭菌和发放,每个步骤都明确规范,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
本研究结果表明,QCC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外来器械的有效验收率、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和器械去向明确率,降低了污染率、湿包率、遗失率、损坏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这不仅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了医疗风险,还改善了医院内部的工作氛围和协作效率。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应用QCC质控护理管理措施,能有效优化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对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医院管理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QCC管理模式,持续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翠梅,王燕.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11):1356-1359.
[2]李红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品管圈质控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J].婚育与健康,2023,29(13):183-185.
[3]卢倩,许晓梅,贺哲哲,等.QCC质控护理管理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3,34(02):268-271.
[4]答秀维,朱芳芳,刘丹,等. 基于QCC的链式质控护理管理措施在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23,34(4):574-578.
[5]朱星成,王宁,白志瑶,等. 品管圈方法在基于ISO 15189构建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1,13(3):144-147.
2023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23141405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