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伐布雷定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动脉硬度、脉搏传导特异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伊伐布雷定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动脉硬度、脉搏传导特异性的影响

李锐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4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伊伐布雷定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动脉硬度、脉搏传导特异性的影响。通过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IF通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动脉硬度,并改善脉搏传导特异性。【关键词】伊伐布雷定;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动脉硬度;脉搏传导特异性

在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治疗依旧为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伊伐布雷定可选择性的作用窦房结,是现阶段唯一特异性的If电流抑制剂,能够有效减慢心率,对心肌收缩力、心传导等不产生负性作用,克服了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1]。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伊伐布雷定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动脉硬度、脉搏传导特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均分成2组,对照组(n=40,常规心力衰竭治疗),联合组(n=40,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治疗),治疗6个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螺内酯20mg 每日一次;沙库巴曲缬沙坦 50mg 每日2次;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日一次 ;持续治疗6个月。

1.3.2联合组

联合组采取螺内酯20mg 每日一次;沙库巴曲缬沙坦 50mg 每日2次;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持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3]: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疗效标准为无效(若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及baPWV、ABI均升高,心功能改善不明显,未达到有效及显效标准)、有效(经治疗后,NT-proBNP及baPWV、ABI均逐渐降低,心功能改善明显,心功能比治疗前改善1级,心功能恢复趋近于正常)、显效(患者治疗后,NT-proBNP及baPWV、ABI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其心功能比治疗前改善2级,或者是心功能恢复到正常)。

1.3.2心功能指标: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行心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液样本,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配合脑钠肽试剂盒,测定脑钠肽(BNP)指标水平,分别对各组行无创动脉硬化仪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量动脉硬化度ABI。

1.3.3不良反应: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结果

2.1比较两组疗效

表1结果得出,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n(%)]

组别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40)

4(10.00)

16(40.00)

20(50.00)

36(90.00)

联合组(n=40)

0(0.00)

14(35.00)

26(65.00)

40(100.00)

-

-

-

4.211

P

-

-

-

0.040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proBNP及baPWVABI指标

    表3所示,两组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水平比治疗前明显提高,而BNP水平比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指标水平改善幅度更大,数据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对(±s)

组别

时间

LVEF(%)

NT-BNP(pg/ml)

baPWV

ABI

对照组(n=40)

治疗前

50.39±5.16

558.45±61.29

20.62±1.24

200±51.26

治疗后

51.21±3.29

318.74±32.25

18.51±1.26

90.74±22.47

联合组(n=40)

治疗前

50.28±5.02

560.23±64.34

20.1±2.25

180.23±54.31

治疗后

59.76±4.21

120.12±12.47

15.23±1.41

70.12±11.29

t/P组间值(治疗前)

0.097/0.923

0.127/0.899

0.087/0.824

0.129/0.764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2.914/0.005

31.022/<0.001

2.768/0.696

21.012<0.001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6.255<0.001

41.507/<0.001

5.127/0.001

31.205<0.001

t/P组间值(治疗后)

4.202<0.001

16.209/<0.001

4.127/0.001

12.122<0.001

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如表格4结果得出,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4   联合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n(%)]

组别

恶心

头晕

头痛

总发生率

对照组(n=40)

1(2.50)

1(2.50)

0(0.00)

2(5.00)

联合组(n=40)

1(2.50)

2(5.00)

1(2.50)

4(10.00)

-

-

-

0.721

P

-

-

-

0.396

3.讨论

伊伐布雷定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If电流,能减缓窦房结细胞舒张期去极化曲线的斜率,能够降低动物和人的静息心率及运动心率[4]。伊伐布雷定的机制决定了其对支气管平滑肌、血脂、血糖、血压无干扰的特点;减慢心率的同时不影响心肌收缩力和左心室收缩功能;治疗剂量下不影响QTc,无尖端扭转性室速的风险,不影响PR间期和QRS间期,也不干扰心房、房室结、希氏-浦肯野系统及心室的不应期和传导功能”[5],停药后无反跳现象,不会诱发心肌缺血症状。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IF通道阻滞剂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动脉硬化程度,且治疗安全性较好。采取联合药物方案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可获得确切效果,对患者的心功能、动脉硬化程度及脉搏传导特异性改善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良好,有利于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侯鹏高 吕长淮 伊伐布雷定药理机制研究概述[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36(20)

[2]刘媛媛曲美他,张宏波伊伐布雷定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28(9).

[3]张健,张宇辉.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一-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初步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5):413-416.

[4].Di Francesco D.If inhibition:a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J] Eur Heart J,2003,24 (5):G19-G25

[5].Manz M,Reuter M,Lauck G,et al.A single intravenous dose of ivabradine,a novel I(f)inhibitor,lowers heart rate but does not depress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 Cardiology,2003,100(3):14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