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正>陈茂慧涉足散文诗已有多年,是一位默默耕耘,却从不声张的实实在在的女性诗人。以前读她的作品不多,这次读了她刚出版的集子《荼蘼到彼岸》,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她的诗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细腻,沉稳,缠绵,深沉,淡淡的忧郁或某种程

  • 标签: 诗美 生命感悟 女性诗人 理念化 另一面 如水
  • 简介:<正>一个男孩子,扔掉了放羊的鞭。一个男孩子,跨进古老的寺院。寺是一簇灰色的云,飘浮着空虚。削发为僧,名之为"剃度"。找不到那悠悠青草似的一蓬黑头发了。找不到洁白的山羊毛似的柔软青草地了。高高山峦上寸草不生光秃秃石的颅顶,一片净土。寺是灰色瓦黑色瓦陡峭的斜坡。寺是菩提树龙柏树黑幽幽翼护的坟茔。氤氲香火摇摇烛影加深了神目光里的郁怒,神祗在上:"我做错了什么?"牧羊的孩子穿上黑色的僧衣,跪在

  • 标签: 黑头发 僧衣 山羊毛 老和尚 三间房 胡茄
  • 简介:<正>桥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小时候便熟悉这句儿歌,却品不出它充满欢欣童趣的情韵。至今想来,才勾起一点迷幻中的憧憬。那是乡村长河,三里五里,或十里八里,一脉斜阳投射,波光闪闪,小船沿河摇去,轻轻的浆叶,轻轻的舟。船上的孩子,三三两两,甚至一伙一群,嬉笑着,撩起水相互往脸上泼,沾湿了衣襟。划桨的一位也不过十五六岁。这"摇啊摇"中有水的波动,船的颤摇,岸的后退,更有孩童心际的激动和沸腾。一个甜蜜的诱惑在前面:摇到外婆桥。是外婆家门前的那座桥吧,唤作外婆桥,便有种据为己有的满足,一种撒娇性的亲切感。当船划过桥头,孩子们一跃而登上青草斜坡,外婆

  • 标签: 沾湿 船上 二十四桥 晓风残月 少年时代 男人和女人
  • 简介:诗贵精炼,散文诗亦然。道理并不艰深,似乎已成常识。但是进入创作实践,却又不是那么容易。于是我便想,何不从古典诗、现代诗以及散文诗中一些成功的精炼之作中,选取典型,略加阐析,来学习一点经验呢?主要是探寻达到精炼的途径,希望能为关心这一问题的青年诗友们,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 标签: 精炼 散文诗 创作实践 参考资料 古典诗 现代诗
  • 简介:与桂兴华相识是在1985年的哈尔滨,那次中国散文诗学会第二届年会可谓盛况空前,艾青等人都参加了会议。当时在《文学报》工作的桂兴华,在会上朗诵了他的散文诗《南京路在走》,以南京路人情世故的变迁抒写改革开放,给大家以耳目一新的冲击。

  • 标签: 中国散文诗 人的生命 个性 《文学报》 改革开放 人情世故
  • 简介:经不住无情岁月恒久的冲刷,打磨,一种神话,渐渐冷却。龙钟老树垂一张枯叶,古井无水,龟裂的陶罐深处,是未老先衰东方淑女的鲜花之渴。龙钟老树垂一张枯叶,经不住年年月月无尽的砍伐摧残,砍树的"罪人"和被砍的树,都已经百孔千疮,成了枯木。

  • 标签: 神话 冷却 无情
  • 简介:海子诗情我不曾见过海子。只是读他的诗,从他的朋友的回忆中读他这个人,却仿佛梦幻似的感到与他有着一种特有的亲近感,他在山海关卧轨身亡,我因这种梦幻的波长而怅然若失,

  • 标签: 读诗 札记 亲近感 山海关 海子 梦幻
  • 简介:喜欢看京戏.不是行家.也算不上戏迷。除了欣赏艺术.为其剧情.尤其是委婉动人的唱腔所迷.还常把戏曲当做一个窗口。从她审视历史.思考同情。从这一窗口,看人观事,于史,于思,于诗均有所得。历史教科书上的记载大多概略,戏曲中的聚焦.则往往生动而形象,具体化、感性化、典型化.更为真实,更加感人。

  • 标签: 耿林莽 历史教科书 欣赏艺术 感性化 典型化 窗口
  • 简介:月光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类之初,我们的先祖便为其所迷了。那些优美的神话便是最好的证明。月亮现身的夜晚,那么朦胧的光与影相偕,飘洒大地,在深山幽谷,在潺潺水边,或是稠密的树荫荡漾,或是一脉清光迷离,阴森而神秘,这便容易使人幻觉丛生,浮想联翩,于是,一些神话就悄然浮现了。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月光里的神话》
  • 简介:俄罗斯诗人曼杰斯塔姆曾说:'诗歌是饥饿的事业。'这使我想到中国的一句老话:'文穷而后工,诗穷而后工'。它们之间,是否有共通点呢?杜甫是大诗人了。他说:'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儒冠',戴上顶知识分子帽子,便'误身'了,与那'不饿死'相对应,明白无误地暗示了'饿死'的前途。作为诗人杜甫的处境则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穷酸之态,历历如绘了。李白的运气稍胜一筹,曾被召进宫,吟《清平乐》诗,供皇帝老儿和贵妃娘娘饮酒作乐中添一点'雅兴'的调料,那'荣耀'不过与御用乐师歌女同流,曲终宴散,全化为泡影。诗与诗人,只在此

  • 标签: 文学评论 诗歌 诗人 伦理观念
  • 简介:灵焚,福建福清县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活跃于散文诗界的一位出色的青年诗人,在九十年代出版了《情人》诗集后便“消失”了。灵焚哪里去了?他负笈国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一住十四年,终于完成了博士学位回国来了。归来的灵焚,不仅仅是投向祖国,而且也是投向他始终孜孜以赴的散文诗事业来了。

  • 标签: 散文诗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现代人生 孤独感 作品
  • 简介:诗人雷平阳有一篇散文:《诗歌的依据》,写的是金沙江边他家乡一带"破碎的河山"与贫困山村中"一脸倦容,浑身泥土"的乡亲们。这便是他"诗歌的依据"吧:"在我的背后,一直有一片土地鬼魅般站立着,除了能一再地打量它,我别无所能。"

  • 标签: 诗歌 散文诗 散文化 平阳 社会关怀 近作
  • 简介:风吹原野风吹原野。原野是一块倾斜的圆板,正动着。风吹芦苇,倾覆了狂发纷披的河岸,淡淡的河水被摇绿。风吹田园。高粱叶子沙沙地磨擦,制造着雨声的错觉。光秃秃的荒山,沉睡千年的石头,也能被唤醒么?

  • 标签: 叶子 芦苇 田园 倾斜 河岸 呼吸
  • 简介:瓮在山坡。那是斯蒂文斯的坛子,因置身于高山硕大而神奇,阳光闪闪地聚集。瓮在山坡。坛子里盛满了叮叮当当的诗句。

  • 标签: 山坡 聚集
  • 简介:一手是人体中最活跃的部分。手在劳动,手很辛苦。然而它仅仅是工具。一切听命于脑的指挥。十指尖尖,十指尖尖的手不过是终日劳累的小小老百姓。紧握铁锤的手,悬在高空为万丈高楼砌上一块砖又一块砖的民工的手,守望麦田弯腰割下一堆堆瘦长麦穗的手,全是苦命的根子。诗人刘赞科写道:"风,漫山遍野,扫着落叶,深秋的树,瘦成无数手。"一无所有的树枝,被搜刮一空的树枝,便是手们所以瘦削,并索索抖动的原因么?这个话题过于沉重,我不想说。

  • 标签: 散文诗 麦田 诗歌 林贤治 二十世纪 指尖
  • 简介:最近,在总结我三十年从创作实践中对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认识中,提炼出最主要的三条,是:溶散文于诗歌,溶思想于形象,溶古典于现代,或可称之为"三溶说"。读方舟的散文诗,觉他在这几方面都有成功的实践,尤其在后两溶上。这里选出的五章,可为例证。

  • 标签: 散文诗 形象 思想矛盾 三十年 创作实践 意境美
  • 简介:诗·语言·思海德格尔将他的一本论文集题名为《诗·语言·思》。或许,对我们理解、欣赏与创作诗歌来说是不无启发的,虽然,他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立论的。

  • 标签: 诗歌语言 语言札记
  • 简介:何其芳先生写过《画梦录》,那是画在扇子上的烟云,飘飘渺渺,有一种难以捕捉的美。何其芳是幸福的,他在青年时代,画出了如此诱人的梦色。而我却不然。“愿你今夜有一个好梦。”这样的祝福多半要落空的。梦的经历多了,我渐渐觉察,至少对于我,梦中的

  • 标签: 画梦录 青年时代 何其芳 象征 解读 内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