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齐泽克如何利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拉康认为,是马克思首先发现了精神分析学的症状,因为马克思从商品形式的分析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以自由和平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商品拜物教中可以得到彻底的说明。商品拜物教就是资本主义的症状。商品主体具有相同的结构,在商品交换“真正的抽象”即价值中,我们可以发现无意识的本质。商品交换是一种社会行为,但商品交换者在具体的交易中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仿佛交换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一旦意识到商品交换的社会雏度,交易就无法进行。意识形态不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它就是一种社会存在意识形态的运作与症状是完全一致的:一旦意识形态的逻辑得到清晰的说明,意识形态就会像症状一样消失。

  • 标签: 商品 症状 意识形态 幻象 现实
  • 简介:提及超我,人们一般认为它是一个高尚的道德动因,负责稽查判断自我本我。因此,当齐泽克说“超我是淫秽的、‘黑暗的’法律”时,我们不能不深感惊异。不管这个断语如何令人惊诧,却不是他的发明,而是来自于拉康。当拉康在1953-1954年的研讨报告中回到超我这个主题时已经指出:超我既是法律又是对法律的摧毁。在拉康看来,超我完全不亚于康德的绝对命令,它要求主体不仅要服从超我无意义的命令,而且要享受这种服从。超我的淫秽就在于此。

  • 标签: 超我法律他者淫秽
  • 简介:传统的中国文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几乎都无法避免地会感到神伤心瘁。本文通过详实的材料证实了这个命题的真实性,然后力求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原因。本文认为,中国人渴求建功立业以期不朽的生命意识乃是这一情结的本质原因。但这种情结之所以在登高望远之际,才有更激烈的表现,乃是因为“高”、“远”本身所具备的两种对立的意味的催发,使登临者强烈地意识到了生命的短暂与渺小,从而悲从中来,心瘁神伤

  • 标签: 中国诗学 生命意识 登高望远